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以美育人 向美而行 ——长江师范学院构建“三位一体”通识美育工作体系

  2020年10月,长江师范学院立足国家和地方政策,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在地方高校中率先成立美育中心,着力构建课程、运行、评价“三位一体”地方高校通识美育工作体系。历经3年发展,现已覆盖全校全学科并基本实现面向人人。

  丰富课程体系,面向人人

  通识美育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可通行于不同人群的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它通过包含艺术在内的各种教育内容、教学场域、教育形式或手段实现以美育人。

  长江师范学院围绕“以美育人”核心理念,以课程体系为主体,以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为支撑,积极推进通识美育工作体系不断完善。

  学校以“美育课程+课程美育”为基本框架,构建“3+X”美育课程体系。“3”代表文艺鉴赏、美学史论、创意实践三项美育大类,“X”代表其他拓展课程。美育课程以公共艺术课程为主,由文学、艺术和教育类专业学院按照知识、鉴赏、实践三个大类分别开出课程“菜单”;课程美育主要面向理工农科专业课程,对学生实施审美创新和跨学科审美思维拓展训练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艺术基础知识、丰富学生艺术审美体验的同时,学校分层分类为全体学生提供“菜单式”美育选修课,包括一份课程教学“菜单”、一份社团实践“菜单”,课堂教学每八周滚动开课,活动课程以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菜单”为主。

  学校探索“学科审美基础+学科技能+学科审美创新”的课程美育教学,工科专业课“房屋建筑学”和农科专业课“园林工程”经过一年试点,相关经验推广至其他理工科专业课程。

  学校还分步骤、分类别推行“艺术基础知识+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教学模式,成立普通大学生“韶华”合唱团等艺术社团并实行课程化管理;将美育和思政融合,探索在“五育”融合视野下的课程美育教学,拓展美育内涵,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目前,全校已开设44门线下美育课程和若干门线上课程,实现了公共艺术课程三大门类和全学科覆盖;开设了5门美育课程,其中1门被评为市级教学案例;编撰了通识类美育教材《轻松学乐理,唱好五线谱》《大学美育二十讲》等。

  健全运行机制,“四维”合力

  为保障学校美育工作顺利推进,学校从美育教学、美育实践、美育展演、校园文化四个维度健全运行机制,切实打造好社区、中小学、乡村三大阵地。

  美育教学包括美育课程和课程美育,坚持课内外、校内外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美育实践包括校内艺术社团实践和校外团学活动,坚持校园、社区、乡村三联通;美育展演包括校园艺术节和校内外竞赛展演等活动;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美化活动、校园文创活动,以环境和氛围熏陶为主。以上四个维度凝聚合力,共同推进“面向人人”的美育格局。

  学校成立了60多个艺术社团,各艺术学院配合校团委做好“第二课堂”学分选修清单,共同培育和指导社团运行成长;利用课外活动训练学生基本艺术技能,发展专项特长;将美育实践和团学活动融合,在社区开展文创、演出、培训等活动。学校与涪陵大剧院共同就人才培养和艺术实践开展深度合作,每年组织师生前往涪陵大剧院观看演出、开展活动;全年举办各类艺术展演300多场;多次在各大社区开展培训和演出。

  学校开展乡村环境美化、乡村学校支教、乡村文化传播等活动;推行“项目制”,完成“十校结百村,艺术美乡村”等多个乡村美育项目,帮扶多所乡村学校实施艺术教育;在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建立“乡村振兴工作站”,多次赴丰都县栗子乡、涪陵区蔺市街道等地开展乡村美育帮扶活动;2023年,校团委重点打造“长青青”学生品牌,在暑期组织音乐、美术、体育、传媒等多所学院开展“长青青——‘巴渝文韵’乡村振兴百人艺术实践团”社区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活动,以美育赋能乡村发展。

  构建评价体系,融合创新

  学校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针对职能部门、教师和学生设计构建评价体系,全面考查和提升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

  学校把美育学分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各占1学分。艺术实践学分结合“第二课堂”和综合测评,学生可以在文艺社团、艺术展演等环节选择相关“菜单”获得学分,校团委、教务处和各学院加强引导,确保每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菜单”。

  学校重视学业评价导向,探索建立大学生美育素质测评标准,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分别从校园文化、社团实践、社会活动三个方面评价。

  如今,学校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有效的部门合作和切实的资源保障,已构建起较为成熟的通识美育工作体系。在全校上下协作配合之下,既促进了大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影响。未来,长江师范学院将继续坚持高位思考,持续发力、上下一心,努力将美育工作不断推上新台阶!(隆强 傅小彪)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