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升腾而起,从村头飞向村尾,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房屋门口,记录该地建筑。湖南理工学院“以专业之技,复古建之辉”志愿服务团成员按照安排,手持全站仪、水准仪、棱镜、支架,分地而立进行测量。
在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村古建修缮施工现场,团队成员正将测绘好的古建筑数据进行统计、记册、形成调查报告。“2019年以来,我们共计调研古建筑78处,收集古建筑历史资料15万余字,提供给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调研报告36份,协助施工方完成300多张修复设计图。”团队负责人曹婉萍从测绘仪器后探出头来,笑着说。
张谷英村作为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江南民居古建筑群落,此处的天井、外檐、堂屋、砖墙等建筑构造都极具特色,国务院认定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月以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团队运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无人机航拍等最新科学技术于张谷英村进行古建筑调研。
从当大门到王家塅,从门窗外檐到砖瓦细缝,每一处岁月刻落的痕迹都被团队成员记录成纸上真实可见的数字。从2015年开始,志愿服务团队以岳阳市古建筑为主要保护对象,并逐步向省内外其他地区延伸。依托湖南理工学院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湖南省“文物建筑保护利用重点科研基地”、“文物云”监测预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开展历史建筑物联网技术监测、历史建筑勘察设计与修缮保护等工作内容,对张谷英村、教会学校等23处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保护,辐射湖南、云南等14个省市。团队与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文物云”监测预警平台,累计为23处建筑建立数字化档案,监测时长达26280小时。
纸雕灯点亮昏黄的光,外部雕刻着古建筑的轮廓,徽章、装饰画、模型、明信片等物品依次排列在桌上,依托调研资料,团队开发制作5类共计16种文创产品进一步宣传‘保护古建之美’,同时,团队还定期走进社区和中小学开展“了解古建筑背后的故事”宣传活动,目前已覆盖中小学15所,社区24个,受益人数达两万余人。
携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观察团,志愿服务团队前往张谷英村施工现场及建筑木材加工厂实地考察。在这里,许多破损门窗、屋顶房檐经由修复工作者之手重现生机,团队志愿者协助工作人员还原一件件建筑构件。
“‘博文长技,承古续今。’这是我们古建筑修复人员应尽之职。”建为历保公司负责人易磊接过志愿者递过来的钉子,为摇摇欲坠的窗户钉上钉子,感叹道,“当一扇扇破损的门窗经由自己的手重现光芒的时候,心中的成就感与幸福感是难以言喻的。”(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邹宛霖孙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