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理应回应教育强国之所需,当好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把牢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从教育、科技、人才的大规律出发办教育,为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水利在满足14亿多人口水资源供给、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参与全球水治理中更加凸显其基础性、战略性作用,迫切需要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河海大学作为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开创者和引领者,将聚焦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开拓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守护国家江河安澜高站位提升自主培养能力
治水之要,储才为急。进入新时代,河海大学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水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
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打破传统模式,找准人才培养路径和模式。早在上世纪90年代,学校率先在本科生培养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育,成立了土木水利工程类综合改革试点班,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学院——大禹学院,开展小班化研究型教学、导师制培养,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纵向上,构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优先在优势学科、国家急需专业布局,让有潜质、有条件的学生尽早介入科研阶段,实现全链条式的培养;横向上,构建跨学科培养体系,以交叉复合培养为导向,加强校际、校企、校地交流合作,实现不同院校、不同学科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互培。
注重实践创新协同培育英才。知识传授与实践锻炼是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尤为重要。学校强化责任担当,积极营造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学术环境,注重实践能力养成,提升学生将来在国家重大工程实践中解决难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投身祖国发展建设的热情。早在2003年,学校就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共同建设了黄河研究生培养基地和长江研究生培养基地,引领行业特色高校探索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目前,学校已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400余家,基本覆盖了水利、电力、交通、能源、环境、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传统和新兴领域的重点单位,聘请2100多位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基地导师,每年派往基地联合培养研究生500余名。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建设水利创新高地
治水兴水,重在科技。学校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向国家重大涉水战略需求和国际水科学前沿,加强世界一流水利学科建设,着力打造水利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水利高质量发展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建设世界一流水利学科。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水利科技创新的战略重点,学校强化大科学交叉和多尺度融合,进一步优化水利学科建设的内涵。一是破解水资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以科技创新保障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提升水资源供给的保障标准、保障能力和保障质量。二是系统性解决新老交织的水问题,坚决维护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三是服务“双碳”目标下国家发展新布局,系统化重构水能、电能和水资源时空分布,进一步优化水能利用率,并带动其他能源的优化配置。四是融合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水利体系。
打造水利高端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围绕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需求,学校加强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支撑引领能力,统筹解决新老交织水问题,打造国家水利战略科技力量。学校以高水平建设“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为重要牵引,全方位优化省部级科研平台布局;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的融合互动,集聚优势力量建设科技创新联合体、科学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探索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体系,以“水”为核心推进创新链、科技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多链协同;强化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内源性技术创新的能力与贡献,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同时,学校还以水利高端创新平台为战略支点,培育建设重点任务牵引的创新团队。创新团队由战略科学家指导,强化基础研究与学科交叉,注重培养青年学科带头人,鼓励跨学科组建、校内外融合。实行分批建设、目标考核、动态管理,提升科研实力与推进高层次人才培育相结合,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集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学科交叉科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
扎根中国大地办学高格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强国建设,其枢在水。学校聚焦国家防洪安全、江河治理保护、国家水网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等对人才、科技、智库等方面需求,坚持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
主动响应行业急需,加快协同融合。近年来,学校整合全校学科资源,健全“校领导带头—学校布点—学院建点—团队驻点”的对接服务责任和双向联动机制,构建完善深入行业、直面需求的科技服务体系。牵头发起组建的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目前已成为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领域的创新中心和高端智库,汇聚起由4位院士领军的六大创新团队,承担了70余项国家重点重大科研项目,为长江流域地区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成立河海大学调水工程研究院,解决调水工程建设重大关键技术问题,服务国家重大水网建设;发挥淮河研究中心作用,承担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科技攻关及应用等任务;组建学科交叉团队,为国家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开展基础研究。
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为更加系统、精准地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需求,学校积极拓展办学格局,将于今年9月启用常州新校区,布局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新能源学院、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等十大学院,重点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拓展了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方向,打造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应急管理、生态经济学等交叉学科,学科专业体系更加完备,与地方产业结构更加契合,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学校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推动水文化传承创新高质量凝聚特色发展合力
兴学育才,文化为魂。学校自觉将中华优秀治水文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江河治理的系列重要论述融入办学治校的顶层设计中,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具体行动中,体现到大学精神中,使之内化为广大师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治水文化和当代治水文化。进入新时代,学校在努力打造水科学、水教育世界高地的同时,也在传承创新水文化上做了大量工作,引领全国水文化繁荣发展。学校依托“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加强水利遗产的资源调查和研究,助力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供技术支撑;依托水文化研究所等平台,围绕江河治理开展系列文化研究,在讲好黄河故事、长江故事、南水北调故事等基础上,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故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事,组织出版水文化系列书籍。
积极推动百年河海文化的传承创新。在10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治水兴邦”历史使命,弘扬爱国爱水爱校的优良传统,打造鲜明水文化特色,营造红色校园文化环境,切实提升河海精神和河海文化的育人质效与国际影响力。学校大力推进“双一流”文化传承创新项目建设,开展张謇水利思想研究,充分发挥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辐射功能。发挥校史馆、名人陈列室等文化阵地育人功能,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打造红色文化育人基地。推动“水文化”融入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创作水文化艺术作品,将新时代水文化故事融入课程思政,综合利用校园融媒体矩阵大力传播河海文化,激励青年学子勇担兴水强国的历史使命。
(作者唐洪武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杨桂山系河海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