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理论> 文章详情页

以精准教育教学实践促青年高质量就业 ——德国应届毕业生高就业率的启示

  近年来,青年就业的话题常伴随毕业季成为社会热点。在今年5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指出,在就业基本盘稳定向好前提下,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不容忽视,促进就业供需总量平衡、结构合理,仍需要加力。为此笔者以为,作为欧盟应届毕业生(国际教育标准分类5-8级,对应大专至博士研究生)就业率长期最高的国家,研析德国实践,有助于我国进一步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找到破解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矛盾的关键所在,以更系统、更精准的教育教学实践助力青年高质量就业。

  做好职业规划,适时开设职业辅导课程

  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形成主动运用知识技能的意识和能力。每个人的职业道路都不同,只有发现和追求自己的兴趣志向,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持久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应及早帮助学生发现职业兴趣,并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为未来的生活做好准备。

  德国小学就为毕业生提供“职业推荐”,引导他们根据学业成绩和兴趣意愿选择适合的中学。其中,超过半数的小学毕业生选择进入基础中学、实用中学等以职业、技术为导向的学校就读。到了中学阶段,“职业定位”成为必修课,通过结合学术课程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探索不同的职业领域,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引导他们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职业定位”一般自7年级持续到10年级,主要开展四方面的教育活动:一是职业辅导,向学生介绍职业发展信息以引导启发其职业兴趣;二是企业实习,通过短期实习或见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真实的职业环境;三是开展职业展览和讲座,邀请行业企业专家与学生交流,增进学生对各职业领域的了解;四是提供劳动力市场信息,便于学生获得各职业岗位市场需求、培训渠道等信息。

  因此,为尽早启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建议在我国初、高中阶段开设类似德国的职业辅导课程。学校可以在劳动教育中培养实用技能,组织学生参加职业咨询活动,邀请高校教师、行业专家和职场人士分享经验和智慧,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和未来的就业趋势以及不同岗位的需求,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并为他们提供实用的职业建议和指导。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自我认知、价值观和兴趣点,引导他们思考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职业规划。

  完善职教课程,打通学习成果转换渠道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其兴趣和能力可能随学习经历和生活阅历的积累而发生改变。因此,他们应当拥有自主选择职业教育或是普通教育的权利。在职普融通理念下,学校教育不应仅看重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不同个体学生多样化兴趣追求,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体系应为职普转换提供灵活渠道,通过建立完善的资历框架消弭教育与行业、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以积极的人才流动支持产业创新,保障社会经济繁荣稳定。

  德国教育体系为学生在职业、技术与学术三条轨道间转换建立了灵活畅通的渠道。职业轨道的基础中学毕业生可以在职业学校继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也可以通过职业学院、职业升级学校转到技术或学术轨道。技术轨道的实用中学毕业生可以在高级职业学校毕业后升入应用技术大学,也可以在职业高中或综合高中毕业后进入普通大学。值得注意的是,在德国层次最高、学业压力最大的文理中学,相当数量的学生选择离开学术轨道,部分在读学生会转学到职业学校,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应用技术大学就读。德国在小学4年级便开始职普分流,“分得早”是德国教育的一大特征,但只要有兴趣并具备相应能力,学生几乎可在任何阶段转换轨道,从而有效降低分流带来的风险与成本,学生始终有足够多机会选择适合的学业与职业发展道路。

  职普“分”与“融”是对立统一的,“分”是基于个体差异,“融”是为了全面发展。尊重学生选择并为其实现提供充分可能,在体系设计上兼顾“分”与“融”,从而缓解升学焦虑、消解就业压力,这是德国教育体系可资借鉴之处。因此,建议我国以“职普融通”为导向,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向初中开放,通过开设职业选修课、体验企业岗位实习等强化职业意识和基础技能培养,完善初中生职业教育课程。此外,在维护教育公平、尊重学生权利的前提下,建议研究制定和试点完善不同类型中学间转轨的政策标准,逐步构建以兴趣能力为基础的自主选择、多次分流机制。

  用好产教资源,提升青年实际工作能力

  学生找到“好工作”,企业招到“好人才”,解决人才培养结构问题是前提。当前青年就业形势复杂,劳动力市场吸纳能力下降只是短期因素,就业意识薄弱、择业观念滞后、知识技能与需求脱节等才是深层原因。提升青年就业能力,产教双方同是利益相关者。加快完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匹配机制,优化学生知识技能结构,提升青年就业能力是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的责任。

  德国“学徒制”充分调动产教各方资源,培养了大批具备实际工作能力的优秀人才,对实现青年高质量就业发挥着基础性支撑作用。德国多数中学毕业生会开始为期两到三年的“双元制”学徒培训,部分时间在企业带薪实习,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完成培训后,学徒通过专业考试获得由工商业协会或者联合会授予的职业资格证书,既可以自主择业,也可以选择留在学徒制企业。据统计,大约30%—50%的学徒在完成学徒制课程后选择留在原企业工作,如其希望继续深造则可进入大师学校,再经过2—4年的兼职或全职学习考取“师傅证书”成为一名“工匠”,也可申请进入双元制大学、应用科技大学乃至大学深造。

  合作育人是产教融合的“主战场”。因此,首先建议我国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建设资源向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开放,为他们提供技术技能培训以缩短择业周期。其次,建议以产教融合为导向,持续深化应用技术型高校、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明确企业专家在专业和课程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最后,建议加快推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使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对接,保障不同类型教育协调发展。

  (作者张劲英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