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靖西市某早教中心一教师蒙住一男童双眼,随后多次让男童站高后将其推倒,该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靖西市卫健局发布通报称,市卫健部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对涉事机构和教师训练方式进行调查,进一步核实事实真相。后续如查证有违规行为,将依法予以处置。
尽管培训机构声称,课程事先已经告知家长,并且家长可在静候室全程通过视频观看训练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培训的方式方法科学合理。现实中,一些早教机构以“感统训练”等新鲜名词为噱头吸引家长,但机构自身的规范性和师资质量都存在诸多问题,给幼儿身心健康带来较大隐患。
近年来,许多早教机构都将感觉统合训练作为重要业务,这本身没有问题。人在形成生命体后,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工作,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感觉统合训练就是训练幼儿感觉统合能力的专项训练过程。
然而,一些早教机构却售卖概念,夸大感统训练的功效和重要性,缺少科学、完整的理论支撑和师资力量。这导致家长容易被迷惑,以为感觉统合训练是解决孩子一切问题的根源妙方。
事实上,感觉统合训练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教育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及《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早就将感觉统合相关内容融入了幼儿园培养目标,提出“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探究能力”。幼儿园为实现培养目标所做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游戏)过程,其实已经包括了感觉统合训练的全部内容。
所以,幼儿所需的感觉统合训练,在幼儿园的正常学习生活中完全能够得到满足。只有个别在某些方面发展状况特异的幼儿,需要进行特别的专项感觉统合训练,这也是市场上相关机构可以发力的部分。但恰恰是这一部分,特别需要专业性。尊重、引导、鼓励是感觉统合训练的核心要求。早教机构的从业人员应当具备相应资质,教育培训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近年来频频发生早教机构儿童伤害事件,从表面看似乎是从业人员的个人行为。但某些早教机构屡次发生类似事件,说明在其内部管理规范性等方面存在问题。避免早教机构伤害事件,不能仅仅依靠机构内部的管理规范,更需要对此类机构和从业人员的准入资格进一步规范和监管,保护幼儿身心健康。
(作者廖德凯系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