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五次党代会召开以来,聊城大学锚定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深化校内融合、校地融合、校企融合,畅通融合渠道,完善政策体系,整合校内资源,搭建合作平台,强化落地落实,推进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服务链深度对接,构建校地企融合发展全方位工作体系,以融合发展的实际成效增强学校服务国家和区域战略的能力。
出台系列文件
构建支撑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度体系
强化顶层设计,出台聊城大学《关于深入推进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学科融合、人才融合、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校地融合等方面对学校融合发展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出台聊城大学《横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科学技术奖评选及奖励办法》,引导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主动对接地方行业企业开展科研创新;出台聊城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办法》等系列文件,建立清晰明了、操作性强的成果转化落地政策和实施细则。
强化活力激发,修订聊城大学《“光岳人才工程”实施与管理办法》《专业技术岗位晋级办法(试行)》《绩效工资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发挥人才工程、职称评聘“指挥棒”作用,增强二级学院与教师推进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加强资源整合
构建支撑融合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强化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平台建设,整合力量建设运河学研究院、黄河学研究院等智库平台,黄河学研究院获批山东高校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项目。
推动学科融合交叉,推行学部制改革试点,设立化学与材料学部等首批4个学部,推进跨学科综合性、前沿性研究与科技攻关。
优化传统优势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布局,筹措近亿元资金,立项建设12个“冲一流”“强特色”学科,培育建设10个左右省内一流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群,增强服务区域发展的学科支撑能力。
动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停招传统专业16个,增设5个“四新”专业,设立11个应用型微专业,提高“四新”专业与应用型专业占比。
推动人才培养融合贯通,与浪潮集团、鲁商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5个现代产业学院,校企双方共同开展专业、课程与师资建设,将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各环节,实现教学研产无缝对接。
推动教师队伍融合共用,实施教师“走出去”工程与行业企业专家“引进来”工程,打造“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以融合融通提升教师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教学内容、开展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的能力。
搭建合作载体
构建支撑融合发展的协同创新体系
共建科研创新平台,紧密对接山东“十强产业”,与知名企事业单位共建聊城绿色化工研究院等50余个科研合作平台,其中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院投入500万元,为科研人员精准服务地方需求搭建平台载体。共建聊城大学科技园,构建“大学+众创空间+孵化器+科技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科技园项目入选全省校地企产学研合作示范项目。
共同推进人才挂职,两批遴选166名高层次人才进入154家企业担任“科技副总”,申请专利、提供咨询201项,设立“科技副总协同创新项目基金”,有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建立城校合作会议机制,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城校合作。2021年以来承担聊城市人文社科类服务项目160余项,2022年立项12项事关聊城发展核心战略的重大课题、15个文旅领域校地合作提升项目。
贯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建设聊城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施行科技项目与成果转化经理人制度,推进有组织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学校先后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山东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改革试点”。
健全对接机制
构建支撑融合发展的落实保障体系
强化融合顶层设计,先后与聊城市签署城校融合发展框架协议、省市共建协议等一系列各层面、各领域协议,与聊城市下属县区市签约确立战略合作关系,创新实施“战略框架+项目式”合作,全面打通了以全面融合服务城市发展的通道。
建立战略对接机制,成立城校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建立战略对接机制,将城校合作纳入各自发展规划;组建由政府部门、职能部门和学校组成的校地融合专项工作组,每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处理双方合作和成果转化的重大问题。
健全统筹协调机制,成立学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解决各教学和科研单位融合发展工作的堵点难点,统筹协调推进工作落实。
完善监督评估机制,实行融合发展“白名单”制度,将融合发展任务纳入二级学院发展规划及年度考核体系,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丛振 陈升磊 蔡伟 陶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