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关系到青年学生的素质发展,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学校学习是学生成长过程的一部分,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往往还与家庭、社区、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内容,从工作机制、联盟平台、宣教活动等三方面着手持续深入推进“三个一”,积极发挥学校在校家社协同心理育人中的主导作用,推动形成心理育人合力。
健全一套工作机制
构建校家社共建新格局
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标准化建设,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调查、咨询、疏导、危机干预体系,定期组织辅导员、班主任、班长、团支书、寝室长开展心理健康意识、心理危险信号识别、常见心理问题处理等方面的培训,建立起“守门人”信息报送制度,织牢“校—院—班—寝”四级心理危机防护体系。在此基础上,出台《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多主体协同育人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以分管校领导为负责人,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后勤处(医疗部门)、保卫处、团委、二级学院参与的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委员会;强化工作目标,细化工作职责,各院处各司其职,畅通家校沟通渠道,开展亲职教育和亲子教育活动;推进与精神卫生机构、医院、社会心理专业组织以及教育、公安、网信、法律、媒体等部门的协同合作。强化专业支撑,成立“校家社协同心理育人”工作室,鼓励科研机构、教师团队开展校家社协同心理育人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一体化推进的方式开展校家社协同心理育人工作,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搭建一个联盟平台
整合校家社共育新力量
牵头共建校园心理健康联盟,加强与家庭、社会组织、医院、政府部门的协同,多场景同向发力,叠加心理育人成效。与18家省内外的专业社会机构签订了协同合作协议,通过协调家庭居住地社会专业力量介入的方式,为有需要的学生家庭提供支持、矫正,甚至法律援助服务,优化学生的社会支持生态系统;共建“幸福研习工坊”校家社协同心理育人平台,每学期联合社会专业组织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与互动活动。建立家校协同平台,通过家校协商机制,通过开展线上家长会、云家访、家校联动共上亲子心理课等形式协同育人;发现和邀请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参与学校第二课堂和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医校共建青春健康行动”项目,与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等精神卫生机构建立定点合作关系,以健康问诊、心理科医师入驻等形式,为学生和家长提供青春期保健、精神心理等方面的健康服务;开设危急重症心理疾病(专科)绿色通道;提供个性化心理健康管理服务;开展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艾滋病防治等主题的健康讲座等。与教育、公安、网信等部门合作,提升学校心理危机事件中的应急处置能力。
开展一批宣教活动
统合校家社共融新理念
数字化赋能,建立家校沟通联系平台,面向全体家长每年开展2次线上或线下家访,完善立档追踪、家校会商机制,畅通家校沟通途径。将家校协同心理育人理念宣教贯穿大学生涯全过程,常态化组织师生家长见面会,编发《亲子指导手册》,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线上线下亲子心理课或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为家庭提供支持、宣讲、辅导等服务。学校心理专家走进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共建心理知识科普平台,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形式,面向全社会普及宣传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典型案例宣传,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在FM98.7频道,打造“府城倾听”心理服务节目,每周一期,传播心理健康知识,截至2023年2月,已播出80余期节目,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开设“亲子及家庭关系心理坊”微信公众号,目前已编发亲子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图文80余篇,共计8万余字。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发挥自身在校家社协同心理育人中的主导作用,着力优化整合多维资源,寻求育人实践“和谐共振”的新途径新力量,高效达成心理育人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场域的能级提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校家社协同心理育人”工作室主持的6项校家社协同心理育人课题获市厅级及以上课题立项,其中国家教育部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1项,1项研究成果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实践应用项目获批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校家社协同育人项目”首批实验基地;校家社协同心理育人先进做法受邀在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年会上作典型发言,校家社协作协同协调、共建共育共融共享的大格局逐渐形成。
(徐增杰 张莎婵 周怡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