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以业财融合助力企业价值创造

  业财融合是将企业的业务管理与财务拓展融为一体,从企业整体实际出发考虑问题,推动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与业务领域拓展的有效方式。高校助力企业业财融合工作的开展有助于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趋势、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推动企业各部门之间高效协同配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多年来的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校训,致力于为我国经济建设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业财融合的实现需要在明确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工作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数据与信息共享实现企业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实现企业发展目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结合校内教育资源,积极与校外企业展开合作,准确把握业财融合在企业建设过程中的实践路径,逐步构建产教融合的“中南大模式”。

  创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人才是企业之本,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企业业财融合实现的关键在于对管理边界的把握和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明晰业务与财务部门的职权边界,培养具备较强业务能力与财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大多数企业在业财融合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企业通过与高等院校开展密切合作,借助其人才优势,可以解决业财融合过程中的具体问题;高校也可以在产教融合中以企业所提供的实际案例提升学生专业水平与实践能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以培养财经人才为己任,创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2018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70周年校庆之际,中国建设银行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构建了建行学院这一专门的高端金融人才培养基地。5年来,建行学院不仅针对建设银行在业财融合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借助工商管理学院专家学者的专业优势,提升了建设银行员工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参与企业管理运营的能力,而且广泛惠及学生,根据工商管理学院人才培养发展需要开设了“营销学”“领导力”等特色课程,丰富了学生的财经知识,为其在就业过程中参与企业业财融合奠定知识基础。人力资源在业财融合环境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企业的价值管理工作才能顺利推进。

  落实产教融合机制

  办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运用需要综合考虑社会发展趋势与人才发展需要。多年来,业财融合是我国企业财务转型的重要课题。产教融合机制实现了校企各自“单打独斗”不能实现的社会服务功能,在社会服务维度上实现了价值增长,发挥了知识和人才的“乘数效应”,并通过共建共享机制取得了经济和社会价值回报。近年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致力扩展产教融合的范围与深度,通过开门办学的形式,为企业培养高素质金融人才。202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与建设银行湖北分行展开密切合作,联合构建了“全国首批、全国首家”金融教育示范基地,也是湖北省授牌的首批“网络素养教育示范基地”。在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产教融合各方根据事先约定的权利义务,充分实现平台共享、数据共享、资源共享、人才共享和收益共享。

  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

  业财融合的实现以专业的管理人才为基础,需要站在企业发展全局,综合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度分析企业的业务领域、金融预算、发展方向,以形成符合企业实际预算的决策。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各项业务的开展无一不需要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参与,要切实推进业财融合,便应高度重视对各项数据的处理与运用,通过分析与整理可量化的信息数据,构建完善的预警机制,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2021年,工商管理学院组织资产评估专业学生参加了全国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大赛,学生案例《腾讯社交网络用户数据资产研究及价值评估》获得一等奖,其中的数据、信息和研究流程均来自企业实践经验,一方面证实了资产评估在企业业财融合中的价值与作用,另一方面也为企业今后业财融合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数据支持,为企业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衔接提供了论据支持,方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实现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结合。

  业财融合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推动企业决策科学化、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的有效路径。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深化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培养精通业务与财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业财融合过程中的人才需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通过竞赛、实习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平台,推动了财经专业学生专业水平的提升,也为企业业财融合的实践提供了人力资源,实现了校企“双赢”。

  (白晓玉)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