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里坐落着一所年轻学校——临渭区渭河小学。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的办学理念,以水韵文化为引领,将校园文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尊重、灵动、共长”的“灵动课堂”,以课堂为阵地,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文化引领——确立“灵动课堂”基本理念
渭河小学地处渭水之滨,结合地域优势构建了“水韵文化”。水,鲜活生动,灵活自在,正如学校课堂,活泼不呆板,富于变化,充满生命的灵动,蕴含心灵的敞亮。基于此,“灵动课堂”应运而生。
“灵动课堂”是教学的动态生成,是生本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充盈思维对话和智慧碰撞的课堂。“灵动”,灵,即灵活、灵气;动,即生动、互动。灵动即灵活生动,课堂如水一般鲜活、生动又富有活力和创造性。可见“灵动课堂”是灵活、灵动、灵性的智慧课堂,是动脑、动口、动手、动情、动心的互动课堂。在不断实践中,学校进一步确立了“双主互动智慧共长”的课堂基本理念。
顶层设计——构建“灵动课堂”教学样态
六年的探索实践,“灵动课堂”在深耕之后,有了基本的课堂教学样态,构建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音乐、美术、道德与法治、劳动九个学科的教学思路,将Doubt(质疑)—Delve(探究)—Demonstrate(展示)—Deepen(深化)的学习方式贯穿课堂始终。
问题驱动,以生为本。“灵动课堂”教学样态是以问题导向为目标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思维能力提升为核心,以促进学生素养习得为特征,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师生、生生的多向互动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素养提升。
两核心,四环节。“灵动课堂”教学样态有两个核心要义,一是“问题”,课堂是从一个问号走向更多问号的过程;二是“灵动”,课堂是赏识、对话、尊重、倾听的过程。这两个要义都直指学生学习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基本环节分为四步,一是任务驱动自主学习,二是突破重点合作共学,三是展示成果评价反馈,四是深化延伸适度拓展。
探索实践——落实“灵动课堂”优化教学
专题研修,逐步推进。结合学校品质课堂建设三年计划,实施一年一专题:2020年“基于问题导向,扎实‘灵动课堂’”,2021年“基于学科素养,深化‘灵动课堂’”,2022年“基于全人教育,智慧‘灵动课堂’”。
活用课标,以标导航。精研《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准确把握课标理念,通过“说课标、说教材、说课堂”活动,助力教师将课标理念融会贯通,在课堂实践中领悟、内化,为教学正确导航。
“六课”练兵,提升技能。通过推门问诊课、能手示范课、骨干交流课、师徒互助课、主题微培课、镜子反思课,提升教师设计活动、组织课堂、精要点拨、引导评价的教学能力。
精细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开展集体备课、研课,集思广益,提升备课质量;开展包级领导每日巡课,规范师生的课堂行为,扎实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走进课堂观课、评课,以课堂观察、课堂评价促进课堂教学优化;创新作业形式,分层布置作业,优化作业管理,巩固课堂成效。
“名校+”引领,深化品质。充分发挥核心校辐射引领作用,开展每学期一届的教学节,推动“名校”在课堂改革方面的引领;以学带工作坊和名师工作室为研修平台,让更多教师走出学校,与优秀教师切磋共长。
扎实科研,以研促教。通过省市区各级各类课题的深入研究,解决教育教学的真问题,推动学校品质课堂建设工作走向高效,从“达标”“示范”走向“标杆”。
师生共进——收获“灵动课堂”别样风采
从最初的初具雏形,经后来的突破瓶颈,再到今日的成熟推广,“灵动课堂”已经成为学校课堂的名片,成为实现品质教育的主要路径。学校形成了校长带头实践、各学科齐头并进、教育教学成果丰硕的良好态势。
六年来,学校培养了陕西省特级教师1名、教学名师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省市级教学能手10名。学校荣获陕西省“316工程”素质教育暨质量提升优秀学校。“构建‘灵动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经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国家教育部门规划课题组审核结题,被评为课业改革课题A等;“构建‘4D’‘灵动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荣获陕西省第十一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探索‘4D’‘灵动课堂’多元化策略的实践研究”“基于任务驱动下的‘灵动课堂’的评价研究”“课堂教学中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研究”等市、区级课题先后结题。课堂在改变,学生在发展,课堂成了学生成长的沃土。截至目前,学校累计有900余名学生参加了不同等级的学科活动,在航模比赛、科技小制作、体育体操、艺术展演等领域荣获奖项。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渭南市临渭区渭河小学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不断优化“灵动课堂”品质,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赋能,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南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