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北京市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课后服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一环,期待充分发掘校园周边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和感知身边鲜活有趣的课程元素,从而丰富人生体验,更好认识、了解、参与社会。对于市民美好的新春心愿,学校应积极作为,做好课程资源建设。
从当前中小学课程资源的挖掘情况看,主要存在三种情形。一是受学校课程、教材和教学直接关联性的影响,一些课程资源就在校园周边,却没有及时发掘整理,纳入课程育人范畴。二是一些课程资源未挖掘。这种情形是指一些课程资源已被学校发现,但缺乏规划设计,课程实践主要停留在表面的参观考察、一般性的认知体验等。课程资源所蕴含的丰富主题、潜在的育人价值等缺乏专门的提炼。三是一些课程资源未整合。一些学校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了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但未有效回应“这些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是什么关系”“在课程育人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等问题。另外,这些课程在目标设计、内容筛选、组织实施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缺乏系统规划,存在课程建设重数量轻质量、重开发轻建设等倾向。
显然,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学校对课程资源育人价值认识不足、学校特色化建设不够有直接关系。特别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学校如何树立大课程观念,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功能,为学生认识、理解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资源支撑,是学校课程资源系统化建设必然面对的问题。
充分发挥学校在课程资源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就课程资源建设而言,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是课程资源建设的主体,要借力社会有效支持,引导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共同画好家校社在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实施中协同育人的“同心圆”。与学校周边的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以及相关单位等建立联系,提取相关课程元素,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具象化为相关主题的校本课程,增强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
进一步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校长要按照学校办学定位,围绕学生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学校课程与课程资源挖掘价值的洞察、理解和规划能力以及对课程建设的影响力,将课程资源挖掘与学校未来发展愿景结合起来,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优化并整合资源,加强课程系统化建设。
建好课程资源开发队伍。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如何将课程资源转化为育人要素,是一个专业化建设的过程。课程资源的不可穷尽性决定了学校必须根据办学特色、学生培养目标等筛选课程资源。这就需要从不同群体视角出发,形成课程资源筛选机制,让这些课程资源真正为学生注入成长活力。在课程资源挖掘团队建设上,需要建立包括教师、学生、家长、课程专家以及相关群体成员在内的课程资源开发团队。
优化课程系统运行机制。课程资源挖掘过程是学校课程重构的过程,是一个系统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不仅需要考量学生的年龄特点,还要对课程资源的选择、课程体系的逻辑、师资力量的准备以及学生的发展等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同时,还要对课程目标、内容选择、实施方法、课时安排、师资水平、实施条件、资源状况、效果评价等问题进行系统考量。
(作者李泽林系课程教材研究所政策研究与宣传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