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达空间的意义上讲,《中国教育报》“青年说”栏目专门调配资源为学生提供表达空间,是难能可贵的举措。况且,这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一年又一年坚持下来,真是件不易之事。我曾经在报社做过评论部主编,现在也坚持写评论专栏,非常清楚在版面资源上如此坚持,一定是有培养青年学生的理念支撑,才有这么大的定力。
对于青年学子来讲,这个公共表达的空间实在难能可贵,大家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个资源,以公共表达来关注社会,将个人关注与公共生活相连接。从表达的分类讲,一是私人表达,比如写日记、在朋友圈发布感想等等,这些属于自言自语,没想让别人阅读,不产生溢出效应;二是公共表达,即在公共平台撰写评论或其他文本,将自己的生活、知识或理念或观点进行发表,这是一种分享或对话行为,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
就价值判断而言,两者没有高低之分。选择私人表达,还是公共表达,是个人的自由。不过,从我自身作为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带学生的经验,以及作为新闻评论课程的教师来讲,我一直鼓励学生要积极参与公共表达,这对个人成长、知识内化和思想成熟,都非常重要。
首先,公共表达会促使学生关注社会公共议题。一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既需要正向褒奖真善美的内容,也需要鞭挞假恶丑的内容。就像本年度“青年说”十佳作品中的《仪式感?别被消费主义洗脑》《童装企业不能丢了审美底线》《提高安全意识,拒绝“盲盒式租房”》,都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我在课堂上经常跟学生讲,明星们背一个标价五十元的包或者一个五十万元的包,跟你一毛钱关系也没有,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关注。但是一项政策的出台、一则公共新闻的出现,将对个人与社会生活都产生影响,其中牵涉的公平、正义等价值和理念才是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关注的。
社会的进步需要持续不断的言说,需要不断地褒奖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和事,也需要有人不断地指出其中的问题。“用词做事”是学生在没有走向社会之前参与社会的重要形式。鲁迅先生曾呼吁,“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这段鼓舞人心的言语,固然我们不能每个人都做到,但可以将其作为目标。这不仅能培育自己的公共表达意识,也能提升社会责任感。
公共表达与私人表达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私人表达是自言自语,在被公开发表之前不需要也可能没有他人的反馈,但公共表达不管是大众传播的时代,还是社交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关于一个议题的公共发声,人与人相互之间或直接或间接的反馈,将会促使人更深入地思考。面对跟自己不一样的观点,或者面对跟自己的看法基本一致但论证更深刻的观点,表达者都会有再思考。这对个人的成长而言,就是一种无形的进步。
比如,这次“青年说”十佳作品中,有人关注跨年晚会内容的去流量化、“逆向考研”背后的问题、社会上依然存在的“第一学历”歧视等。这些都是特别容易引起热议的话题,各种各样的言论都有,相信每位写作者在动笔之前以及完笔之后,都有看过别人的不同看法。我在新闻评论课上,每节课都会让学生们阅读“同题评论”,即关于同一个话题的五篇以上的评论,让大家看到不同的观点,并分析其中的逻辑过程。
当然,鼓励乃至褒奖青年学生参与公共表达,既有关注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公共一面,也有提高说理技巧、提升表达技术的一面。公共表达属于“丑媳妇也要见公婆”,自然会促使学生在文字上更讲究、在文本上更精进、在论据上更优化、在说理上更富有逻辑,而这些都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后从事任何工作都将受益无限的内容。
总而言之,不论是作为一名讲授新闻评论课程的教师,还是作为一名培养研究生的导师,以及作为一名研究生教育的职能部门管理者,我愿意再次表达对“青年说”的感谢与敬意。
(作者任孟山系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