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间,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学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任务和面临的不同程度学业压力有关,也可能与社会转型和智能手机流行等社会文化潮流相关。减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将其作为系统工程,“对症下药”,提供适合大中小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健康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今年,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俞国良团队对近十年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了十年来我国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发展趋势以及不同学段、地域的差异。如何基于研究结果,加强与改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本报记者对俞国良进行了专访。
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对症下药”
记者:心理健康对于学生成长有着固本培基的重要意义。针对近十年中国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您的研究有何发现?不同学段、不同地域呈现哪些差异?
俞国良:我们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基德·阿肯巴哈提出的儿童青少年心理病理性问题两分法,将心理健康问题分为内化问题(焦虑、抑郁、睡眠问题等)与外化问题(攻击行为、自我伤害等),详细比较了十年间我国大中小学生内外化问题检出率的特点与差异,结果发现,总检出率排在前四位的问题依次是抑郁、睡眠问题、自我伤害、焦虑。
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四个群体总检出率略有差异。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最高的是睡眠问题,初中生和高中生在焦虑、抑郁两个指标上检出率较高,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睡眠问题、抑郁、自我伤害和焦虑,表现更加错综复杂。
就区域而言,西部地区在多项指标中处于上游位置。相较于我国其他地区,西部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心理健康教育投入相对不足,存在课程短缺、师资力量不足且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学生在面临心理健康问题时难以寻求及时有效的帮助。
记者:基于您的研究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应如何改进?
俞国良:减少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将其作为系统工程,“对症下药”,提供适合大中小学生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学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其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各有侧重。
对小学低、中年级学生而言,重点是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初步认识自我和调适情绪,为人格发展奠定基础;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重点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培育集体意识和健全人格,帮助其正确对待各种困难和挫折。
针对初中生,要科学认识青春期的身心特征,引导学生在自我认识和有效学习的基础上,学会调控情绪情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问题,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积极适应学习、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变化。
针对高中生,重点是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批判性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异性同伴关系,提高承受困难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错综复杂,更不能就事论事,要紧紧抓住“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缰绳,多管齐下、多方协同、整体推进。
就区域而言,未来应重视中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供给和心理健康教育投入,在“减负”的同时提供更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心理健康服务重在“有的放矢”
记者: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随年份变化呈现怎样的趋势?您认为原因是什么?
俞国良:过去十年间,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内化问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外化问题,且两者都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这可能与学生的心理社会性发展任务和面临的不同程度学业压力有关,也可能与社会转型和智能手机流行等社会文化潮流相关。
一方面,我国学生的焦虑检出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具体而言,小学生与大学生无差异,但两者都显著低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初中生与高中生无差异。这可能与中学生社会化需求增强、学业压力升高有关,因此,其社交焦虑、学业焦虑等明显提高。
另一方面,我国学生的抑郁检出率虽然个别年份有短暂的降低,但总体仍然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具体而言,小学生低于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高中生显著高于大学生,初高中生无显著差异。与焦虑相似,中学生因激烈的学业竞争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也面临着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他们往往将中高考与自身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易产生消极悲观、无望无助等应激性情绪反应,导致抑郁检出率相对较高。当然,不同的经济社会状况、文化教育内容、家庭环境等也会对大中小学生的抑郁程度造成重要影响。
记者:针对您的研究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如何改进?
俞国良:一方面,缓解社会转型带来的不良心理后果。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价值多元、不确定现象增多,可能会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应努力避免学生因社会问题产生不良心理后果。尤其要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正确认识家庭经济困难和社会收入差距增大的现象,防止他们因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而产生不良心态,应引导学生将自身经济条件劣势转化为奋斗的动力。还要在大中小学生中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克服可能出现的极端物质主义倾向。
另一方面,重视家庭和学校的保护性作用。在家庭层面,应努力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提升婚姻关系质量和亲子关系质量。在学校层面,应提高认同感,增加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发展良好的同伴关系,杜绝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抵御外在因素对他们心理健康的侵扰。
心理健康政策重在“与时俱进”
记者:智能手机的出现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俞国良:当前的大中小学生出生、成长在智能手机兴起与兴盛的年代,智能手机已成为他们的主要生活工具,这是以前学生所不具备的文化特征和时代背景。我们研究发现,网络社交媒体特别是智能手机的使用,并不能够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过度使用手机和网络成瘾反而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大敌。
一是智能手机使用无法带来幸福感。大中小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他们愿意花更多时间在网络“屏幕”活动上,这意味着花更少的时间在当面社交、体育活动等现实生活上,而后者是与抑郁症状、情绪困扰等呈负相关的。
二是手机与网络成瘾是心理健康的巨大隐患,会产生消极的生理后果、行为后果、经济后果。相比于轻度智能手机使用者,重度使用者更可能体验到不快乐。因为他们通过减弱入世心理中的拼搏精神和出世心理中的平常心而降低了心理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
三是手机或网络信息会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网络上的大量信息给学生提供了许多进行社会比较的机会,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那些炫耀比自己“过得好”的信息会影响学生的自尊、自我评价等。另外,网络中的一些糟粕本身也会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互联网文化潮流,很可能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风险因素。从教育对策上,应加强对正确使用网络与手机的指导,引导学生多参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与户外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政府也应加强对互联网企业的管理,进一步清除对学生有害的信息。
记者:未来如何进一步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
俞国良:必须在社会心理服务的框架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要着力构建立德树人、以生为本、生命至上、责任为重的价值体系,中国特色、健康第一、健康中国、幸福中国的理论体系,育心育德、全面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的发展体系,制度建设、机构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的服务体系,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危机干预、医教协同的实践体系,生态课堂、生态校园、家校协同、社教一体的生态体系,构建高质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
同时,紧紧抓住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牛鼻子”。以他们的道德认知为“突破点”、人格发展为“着力点”,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或课程内容建设为“生命线”,全面、全体、全程、全方位夯实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此外,必须对高危学生人群、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予以重点关注,形成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