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西安电子科大广研院探索企业“出题”、学生“解题”育人模式

  西安电子科大广研院探索企业“出题”、学生“解题”育人模式—— 把产业需求提炼为研究生培养课题

  如何让学生在发现、解决企业真实技术问题的过程中,磨炼提升动手实操、创新创造等综合能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的答案是——企业出题,高校“揭榜”。

  前段时间,深圳中泰智丰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遇到了棘手问题:怎样才能让数据实现可信流通、安全使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广州研究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初金朝和所在团队的小伙伴一起,参与到中泰智丰的具体项目里,努力提供解决方案。

  “我们团队围绕企业对数据确权、安全存储和联合计算等需求,研发出了区块链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初金朝将学到的专业知识,用于破解企业产品实际应用问题。他和团队小伙伴研发的字栈计算平台,被企业采纳应用。通过参与项目,他还提高了方案设计、代码编写等能力。

  近年来,西电广研院通过引项目促合作、引企业进校园、引成果助企业,依托产学研合作项目支撑,探索实施“项目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该院地处广州市黄埔区,区域内集聚了一批新一代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扎实的理论基础、突出的创新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面对复杂工程技术问题时,具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论,是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对毕业生的核心能力要求。”该院执行院长王从思调研发现,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希望该院能用交叉性、系统性、实践性等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

  “我们比较看重毕业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希望能招来真正帮企业解决生产问题的员工。”中兴通讯华南平台招聘总监吴帅亮表示,所在企业招聘时青睐产品研发等能力较强的毕业生。

  然而,部分院校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时,存在培养趋同化、项目共性化、实践仿真化、成果虚拟化、评价单一化等问题。部分高校没有把企业的“产线”搬进“课堂”。

  “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论文选题、科研创新和工程实践,没有全过程融入企业发展的前沿目标、实际需求。”一位不愿具名的企业相关负责人发现,部分院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日常学习中,多是查论文、做仿真、建模型。而这种教学形式难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端应用型创新人才。

  在摸清高新技术企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需求后,该院又对学生的专业发展需求进行了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为学生设计了“在学校、企业双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式学习”的培养方式。这样,学生不仅能接轨前沿理论知识,还能接受基于企业实际项目展开的全周期培养。

  初金朝和团队小伙伴在解决企业的“问题项目”时,校内导师裴庆祺在理论层面,建议他们利用同态加密等新技术解决问题。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初金朝和小伙伴还是遭遇了新技术实操的挑战。来自广州链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企业导师吴志辉,则送来了“及时雨”。吴志辉结合项目开发对同态加密等新技术的实际需要,对他们进行了实操指导。

  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如何分工合作,更好地开展协同育人?该院党委书记刘丰雷介绍,该院强化“学业导师+企业导师”互补并举的“双师”育人体系。学业导师向学生传授前沿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企业导师则从企业实际应用角度,指导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具体解决复杂工程理论问题。

  原来,“双师”育人体系存在信息流通不畅、校企双方供需难以同频共振等问题。该院直面难点,紧扣“双师”协同关键点,搭建校企协同联合创新中心。该院与广州市丰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共建了智慧交通研究中心这一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该中心通过共建“双师”育人体系等,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人才需求,共同探索产研育一体化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对学生实施联合培养。

  如何让研究生在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助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该院与广州市丰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了智慧交通研究中心等多个创新发展平台,并将这些平台作为产教深度融合的桥梁。

  雷达视频一体化曾是企业在研发智慧交通设备时的技术难点。该院副教授陈睿通过智慧交通研究中心,得知企业这一技术需求后,带领研究生努力破解该技术难关。他们利用融合算法,将相机与雷达结合,为企业提供了技术解决方案。

  教师带领研究生们针对技术难题,联合企业一同开展科研攻关。由此,不但促进了该院教师的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了企业乃至黄埔区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让研究生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知行合一。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