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突出“五大”办学特色 建设优质高职院校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独立设置的旅游类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山东省旅游学校,1988年由国家旅游部门和山东省政府部门共同投资建设,1991年正式招生办学。现设有饭店管理系、旅游与休闲管理系、航空服务系、营养与烹饪系、旅游外语系、工商管理系、艺术系、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8个教学系部,开设酒店管理、航空服务等27个专业及方向,在校生9400余人。1991年招生办学以来,共培养毕业生5万余名,培训旅游业在职人员10万余名。毕业生供不应求,近几年用人单位需求量与毕业生数量一直保持在5∶1至8∶1的比例,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山东省名校建设工程首批技能型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山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是中国旅游教育“五星联盟”发起单位之一。近年来,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推进“五育并举”“三全育人”“三教改革”,以创建全省优质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总抓手,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内涵,诸多办学指标走在了全国同类高校前列,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抓党建引领,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事关发展大局和质量。一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学院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完善选人用人标准和工作机制、健全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制度,现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处理好共性和个性、党建和业务、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建章立制和落地见效等方面体现了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积极创新平台载体,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党建工作,强化了党的理论武装,加强了党的作风建设,严肃了党的纪律,落实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发挥了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高了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二是加快推进机构干部调整。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按程序分步骤完成干部调整、选拔与任用工作,确保机构整合、人员力量融合和工作流程磨合,推动学院工作平稳有序运转。三是加快推动人事改革,积极稳妥推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绩效工资改革等工作,构建科学完善的人事制度体制,激发全体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四是切实加强督查督办职能。设立督查室,专人负责,全面提高贯彻落实上级指示、学院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和领导批办事项的办理质量及效率。五是加强制度建设。定期对规章制度进行“废、改、立”,每年编印《制度汇编》,加大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确保学院治理体系建立在坚实的制度基础之上。

  抓文化建设,“山旅有文化”成为显著特色

  学院立足于文化育人,实施“四个工程”,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是理念落地工程。适应文化和旅游业、职业教育特点,打造了以校训为统领的“八大”办学理念体系。包括“我们的天职是创造幸福”的山旅校训、“团结、求实、开拓、进取”的山旅校风、教育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的山旅使命、“服务为本”的山旅精神、“职业精神、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山旅素养、“建设人文化、生态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学校”的山旅愿景等。全面融入教育教学、治校理政和师生行为规范,使之成为山旅人自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标杆,打造特色鲜明、富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山旅文化育人系统。二是文化扎根工程。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顺应文化与旅游业和职业教育趋势,着力突出服务特质文化、职教特色文化、齐鲁地域文化、百川泉水文化、国际开放文化,打造兼容并蓄、底蕴深厚的山旅文化育人系统。三是形象识别工程。坚持顶层设计,全面引入CIS形象识别系统,对校园文化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进行系统设计,形成完整的CIS文化形象识别系统,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有机融合,打造系统完整的山旅文化育人系统。四是文化精品工程。创办了《百川报》、“党史在山东”、山旅思政大课堂、学生与院长面对面、“兰亭茶叙”、山旅文化季和风采季、毕业生返校日等精品载体,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师生素质,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抓校企合作,打造成熟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凸显“职业”属性,提高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立身之本。多年来,山东旅游职业学院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旅游人才为目标,逐步探索出一条“校企合一,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立足国内,面向海外”的旅游职业教育开拓创新之路。一是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建设了智慧化百川实训中心、AAA级校园景区、航空模拟教学中心、餐饮艺术教学中心、模拟导游室、旅行社管理ERP系统实训室、智慧景区实训室等70多个教学实训场所,能够满足所有专业的校内实习实训任务。二是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办学。与北京长城饭店、广州白天鹅宾馆、欣欣旅游网、深大智能、北京环球影城、执惠旅游、山东航空公司等近百家知名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启动校企合作“博望计划”,以校企共建实训室为突破口、着力点,将企业资金、文化、理念、技术、产品等引入校园。三是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模式。探索形成了洲际模式——集团化培养、济南国际机场模式——联合培养、辽宁金通模式——专业共建、苏州同程网模式——定向委培、山东大厦模式——产学研合作基地、中豪模式——输出管理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共建专业、共享师资、共研教学、共育人才。

  抓国际合作,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学院国际化办学助力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提升国际影响力。一是不断加强校际交流。与英国伯恩茅斯普尔学院、法国拉罗谢尔商学院、韩国信兴大学、阿联酋Jumeirah酒店管理学院等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财经大学合作,招收蒙古国留学生,系国内专科院校首次为国外本科院校留学生提供学历教育。二是大力实施“品牌覆盖战略”。选择国际知名品牌开展深入合作。与世界较大的饭店管理集团——洲际集团以及喜达屋、雅高、香格里拉等世界著名酒店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三是加强海外实习基地建设。与日本、阿联酋、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研修合作关系。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每年在海外实习研修的学生约300人,约占实习学生总数的15%。四是提升专业国际化发展质量。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英语专业、空中服务专业、烹饪营养(中餐)专业顺利通过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加深与世界各地优质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探索中国特色旅游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

  抓社会服务,提升服务和引领行业发展能力

  服务和引领旅游产业发展,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学院办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一是以教育教学为核心,实施“外延拓展战略”,实现集群发展。学院是山东旅游智库、山东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的发起人,是国家教育部门高等职业学校师资培训基地、山东省省级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基地,是“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的发起者之一。二是积极参与重大社会活动。先后参加奥运会、全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大冬会、APEC会议、青岛园博会、常州花博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志愿服务。三是广泛开展校地合作。与济南市、东营市、德州市、郯城县、莘县、莒南县、惠民县、枣庄山亭区等十多个地市县签订战略协议,提供行业培训、研学旅行、旅游规划等服务,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四是以山东省旅游培训中心为载体,打造山旅培训品牌,每年培训近万名行业人员。

  下一步,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和旅游业、高等职业教育的机遇,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以创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抓手,加快提升办学水平和品牌形象,为把学院建设成“人文化、生态化、数字化、国际化”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高等院校不懈努力。(马保烈 张东晨)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