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学生正在装配机器人
“有赖于学校特色班跨学科多专业、产学融合的培养模式,我在学科交叉、解决工程难题、团队协作等方面的综合素质相对突出。”今年6月,广东工业大学毕业生黄裕超从十多个录用通知里选择了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到大疆后,黄裕超很快上手,独立负责智能驾驶控制器硬件开发等项目。黄裕超所在的广东工业大学粤港机器人联合学院,本科毕业生平均月薪高达1.34万元,年均增长率超10%。
如何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简称“双区”)等国家发展战略,为广东建设制造强省、科技创新强省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自2012年以来,广东工业大学心怀“国之大者”,直面政产学研用协同不足、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不足等难题,探索跨学科多专业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路径,输出了一批“厚基础、强实践、宽视野、勇担当、多样性”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大实特快”人才培养体系紧密对接“双十”产业集群需求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广东省正以“双十”产业集群撑起经济脊梁,力促制造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急需更多高素质人才。
“我校勇担‘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作贡献’的使命,瞄准‘高精尖缺’人才需求,积极承担广东省大规模招生任务,助推广东省的人口规模优势转变为人才优势,着力培养广东省重点产业发展所急需的研究型、创新型拔尖人才。我校更着力做好精细化管理,探索面向大规模学生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胡钦太说。今年,学校招收1.02万名本科生、4500多名研究生,招生规模领跑广东省本科高校,并新增电子信息工程(腾创班)等人才培养高地。
近年来,广东工业大学以“大、实、特、快”作为重要“行军图”,高质量推进新工科建设。学校坚持“求务实”的精神品质,基于教育规律、生情校情、办学资源和办学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以工科见长的高校,广东工业大学坚持特色办学,凸显根植产业、产教融合、服务产业的特色,作出了实实在在、独特突出的贡献。10年间,广东工业大学输出近10万名人才,约92%的毕业生扎根服务大湾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校毕业生“听话、出活”“好用、实用”。
“新科技、新技术催生产业快速变革,广东‘双十’产业集群高速发展,这都要求我校准确识变、主动求变、快速应变,以更快的发展速度,作出更大的贡献。”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邱学青介绍道。学校自2011年起先行先试,启动飞机维修班、IC班等特色班,采取“先试点、再做强、后扩大”的渐进方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并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高的标准打造广工“腾创班”等新工科“人才培养特区”。学校强化特色班的“鲇鱼”带动作用,用其探索出的好经验、好做法,引领更多学院推进教学方法和管理机制体制变革。
广东工业大学着力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在稳定中力争“小步快走”,在发展中服务产业转型升级,跑出了“广工加速度”。学校2021年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世界高校400强,在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中国大陆高校第35—49名,在U.S.News2023世界大学工程学排行榜上名列中国大陆第35位。
“以生为本”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育人阵地
“工大创谷”占地超2万平方米,这处地处广东工业大学“黄金地段”的国家创新创业基地,服务全校近70%的学生,吸引了200余支学生创新团队入驻,包括获百万元级融资的潜力项目。为扩容这个“造梦空间”,惠及更多学生,学校正迁走原在此办公的一个行政管理部门,为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腾出更多空间。
“我校把‘以生为本、爱生如子’的教育情怀落实走深,将学校主要资源都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真正让人才培养立于学校中心位置。学校还坚持‘开门办学’,通过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让人才培养供给侧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侧。”邱学青强调,广东工业大学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产业需求,作为学生发展的广阔空间。学校积极主动聚合行业领军企业等多方资源,搭建平台,帮助学生提高竞争力与创新力。
广东工业大学着力与华为等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汇聚产业的需求与愿景、技术与产品、人力与资金、环境与平台等多元育人要素,融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等为教学、实践载体,引入企业及其生态企业的优秀师资与项目课题,构建“真刀实枪”的育人场景,培养“来即能战”的毕业生。
校企共同设计四年一贯制的综合设计实践项目,学生通过从课程到项目再到竞赛的螺旋式实践进行输出性学习。广东工业大学“多层次、递进式、全程化”实践教学平台硕果累累。截至今年5月,学校与广州、佛山等10余个地市及华为、腾讯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建12个“造血式”重大协同创新平台,设立15个产业学院。
如何服务学生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广东工业大学坚持兴趣驱动,尊重学生变化的专业兴趣、职业规划、发展需求。学校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引导学生将企业项目、产品作为学习载体,做中学、学中做,快速提升创新意识和动手实操、破解复杂问题等素养能力。
广东工业大学不但着力提升学生胜任未来工作的知识技能,还坚持“五育并举”,引导学生强健体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将“融入产业、创新担当”的基因融入学生血脉,引导学生创新报国,让优良传统在一届届学生中传承弘扬。
聚合校企资源培养跨学科人才
把线路板制造企业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融入大三课程,大四到企业实操专业技能……广东工业大学联合广东省电路板行业协会等,共同制定广东省印制电子电路(PCB)班人才培养方案、社会实践课程体系。类似这样的特色班还有十多个,都是根据学校所服务产业的特色,选择行业协会、领军企业等不同的合作主体,共制人才培养方案、共研课程、共训师资。
新兴产业和企业更加看重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广东工业大学坚持“学校主导、校企协同、整合资源、开放共享”,以理工结合、商工交融、艺工渗透、文工贯穿为路径,制定了十多种跨学科多专业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广东工业大学打破传统专业、学院壁垒,创办“2+2”模式的IC班、“3+1”模式的飞机维修班等15个特色班。其中,IC班面向学校6个学院、16个专业招生,来自计算机、自动化等多专业的学生在团结协作中增长跨专业的知识、培育跨专业的技能。
如何以新机制,管理好横跨多专业、纵贯校行企的特色班?广东工业大学的重要抓手是首席教授。如IC班首席教授熊晓明曾在知名企业工作25年,在学界、业界均有较大影响力。他发挥专长,聚合多方资源,带队设计整套课程、教学大纲和培养规划,IC班毕业生广受知名企业青睐。
“首席教授要做好校企‘超链接人’,就得同时拥有深厚的学术领域造诣、丰富的教学经验、宽广的国际视野。首席教授要深刻了解教育规律、企业人才需求,能引入一流的行业、企业育人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同构建、实施特色班的人才培养方案。”邱学青介绍道,在首席教授统筹下,学校特色班以名师为核心、以课程群为组合,构建跨学科、跨学院的教学团队。来自不同学院、专业的责任教授和讲席教师,共同制定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并从所在学院调配教学资源,做好特色班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
为让更多“工匠之师”培养出更多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大国工匠”,广东工业大学大力招聘、引进工程经验丰富的专兼职教师。学校还通过校企联合科研、科技特派员、海外培训等方式,提升专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新工科建设“广工模式”带动更多高校“聚木成林”育良才
国内原来90%以上的聚酰亚胺材料依赖进口,如何助力实现国产化替代?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广东工业大学教授闵永刚带领简凌锋等学生,通过创新的工艺、技术路线,实现聚酰亚胺材料国产化制备。团队获批国家科技部门重点研发计划等多个国家、省级重点专项课题,项目成果夺得“互联网+”国赛高校主赛道金奖。
广东工业大学做好科教融汇,将科研实验室、重点科研项目、合作企业优质科研平台等转化为科研育人资源。以特色班学生为“急先锋”,带动学校学生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大幅提升,其中IC班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超过60%。学生勇夺连续四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优胜杯”,斩获连续五届全国“创青春”大赛金奖,参加第八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荣获2金7银3铜,金奖项目数位居全国第九,产业命题赛道获金奖数量领跑全省乃至全国;毕业生创业人数多年领跑全省高校。学校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9项国家创新创业荣誉。
“我校毕业生正成为越来越多知名企业的优质之选,很多毕业生成长为科技拓路人、行业带头人、产业领军人,其中涌现出突破技术封锁、打造全球半导体产业巨子的闻泰科技公司董事长兼CEO张学政等。”胡钦太列出了一组亮眼的数据:广东工业大学成为南方电网定向招聘的地方高校、湾区电力行业人才的重要输送单位,南方电网一半以上的核心技术骨干是广工毕业生;集成电路学院年均培养近千名“中国芯人”,占湾区集成电路领域应届毕业生的50%左右;IC班毕业生平均月薪1.42万元。2021年,学校参与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的毕业生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广东工业大学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不但惠及越来越多的本校学生,惠及面与影响力也日渐扩大。学校多次应邀在全国会议上介绍新工科人才培养路径的先进经验。
可复制、极具推广价值的“广工模式”,在全国20多所高校产生了积极示范和辐射作用。广东工业大学正带动更多高校共同成长为培育高素质新工科栋梁的“树林”,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陈少徐 卢迪 李丽娟 肖明 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