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教师成长是校长办学治校的重要职责。持续培养出一批批优秀教师,学校才能成为人民心中的好学校,才能吸引优秀的新教师,从而使学校教师人才梯队建设进入良性循环。如何打造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人才梯队,是校长必须长期持续深入研究的实践性课题。对此,校长应该充当好教师学习的教练。
作为教师学习的教练,校长能帮助教师清醒地认清自己的真实状态及其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同时激发其自身潜能,引导教师明晰个人的专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校长在教师学习成效、个人成长、校本研修等方面具有如下价值:
了解教师实际,直击成长问题关键。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对学校教师存在的问题了解清楚,认识深刻,更熟悉教师成长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而,校长做学习教练,更容易解决教师成长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促进教师更快更专业地成长。在众多学习方式中,教师脱产培训广受教师欢迎,且被高度重视。而现实是,校外培训因脱离真实工作情境,往往是“课上激动、课后感动、返校不动”,表面原因是参训成果无法迁移运用到本校,根本原因是校情、学情差异过大。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学习成效更强。校长作为教师学习的教练,可以深入教师工作现场,通过指导技术和资源整合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并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效,针对教师存在的问题,设计出实战性训练方案,以问题为切入点,促进教师边实践边改进。
挖掘教师潜能,助力教师成为名师。当前主流的教师培训范式是问题导向式,其假设前提是参训教师在教师专业领域存在不足之处,如知识储备不足、能力有短板、态度不够积极等,操作上更多的是知识与技能的灌输,忽视教师自身潜能的挖掘和优势的培育。作为教师学习教练,校长重视的应是教师能力的提升,以问题为载体,引导教师向内反观自己,在认知和心智层面更好地认识和发展自己,使得个人内在潜能得到挖掘,在弥补个人不足的同时,不断培育教师的专业特长并使之成为优势。在校长的持续训练之下,教师在成为名师的道路上,可以少些迷茫,少些无助感,少走些弯路。
助力校本研修转型,推进人才梯队建设。当前主流的校本研修侧重于教学问题导向,关注的重点是教学问题的解决,弱于对教师进阶和人才梯队的培养。作为教师学习教练,校长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和问题对策的建议者,而是教师思考的引导者,其关注的是人,从人的成长的视角来看待和分析问题。教师学习教练的出现,有助于促进校本研修回归到教师成长,推动学校教师人才梯队建设,为学校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教师人才支撑。
教师学习教练不同于教研员、培训师。教师学习教练通常将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或个人专业发展的目标视为学习项目,基于人才培养的视角,采用“提问”方式引导教师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成效成为衡量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参考依据。校长想当好教师学习教练,需要从理念、关系、能力等三个方面着手。
树立能本管理理念。教师学习教练的理论基础是能本管理理念。能本管理理念是一种以能力为对象的管理理念,其关注的重点是能力的培育、提升和发挥作用等。怀海特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认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换言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能力。同样,教师学习教练是以教师为中心,关注的是教师专业能力。其在尊重教师的前提下,助力持续增强教师“四个引路人”所应具备的能力,实现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
重新定义两个关系。一要重新定义学校与教师的关系。工作场所学习理论认为工作场所是人们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获得工作经验和掌握工作能力的重要场所。即“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就是工作”。对校长而言,其对学校的认知需要从“学校是教师的工作地点”拓展为“学校不仅是教师的工作地点,也是教师的学习地点”。校长的任务是探索出能够促进教师工作与教师学习深度融合的嵌入式教师学习机制。这种“工作—学习”相融合的机制要求引导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学习和发展专业能力。校长作为教师学习教练,在其中发挥着引导者的作用,按照教师的真实学习需求,引导教师在实践中完成学习任务。二要重新定义校长与教师的关系。当校长以教师学习教练的身份出现在教师面前时,需要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定义为工作伙伴关系。这需要校长暂时忘记管理者的身份,而是以引导者的角色,带着教师思考,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和提升能力。
加强自身能力建设。首先是提升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是校长当好教师学习教练的基础性能力,教师学习教练的情绪状态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身心健康,也直接影响着教师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学习成效。校长可从情绪差距、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和情绪运用等维度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其次是培养教师学习教练的基本能力。这些基本能力包括倾听、提问、区分和回应等。再其次是学习教练技巧。可采用五步教练技巧,分别是反映真相、厘清目标、调整心态、计划行动和效果评估,这五步教练技巧既是技巧,也是教练过程的五个环节。
(作者林小文 于文安系福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