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期,南京农业大学都组织5000余名学生到农村、林区,到实践基地、生产一线体会新农科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在学校遍布全国各地的300余个教学科研基地和200余个研究生工作站中,数千名南农学子在此厚植知农爱农情怀,锤炼强农兴农本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农业大学强化思想引领、完善培养体系、力行耕读教育,着力提升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素养和能力,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
让未来农业人才练好看家本领
2019年是我国新农科建设开局之年,作为新农科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南京农业大学与全国农林高校一起,唱响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的“三部曲”:《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吹响新农科建设的“集结号”,“北大仓行动”深化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八大行动”新举措,“北京指南”将“安吉共识”的理念和“北大仓行动”落到操作层面。
从新农科建设的倡导者到践行者,南京农业大学全面推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
凝练新兴交叉学科新方向——围绕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绿色农业、康养农业,学科布局推陈出新,先后新增植物表型组学交叉学科,新设人工智能、智慧农业、大数据与数据科学、文化遗产等一批独具农业特色的新专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未来“新农人”聚力赋能。
开启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2020年,南京农业大学金善宝书院举行首届开学典礼,185名新生成为首批拔尖创新学术人才培养的典型。高阶荣誉课程、小班化教学、跨学科学习等成为书院人才培养的新亮点。今年9月,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园艺、植物保护等领域的“大咖”级教授们受聘为经济管理学院“青年人才学科交叉融合计划”的咨询专家,结合各自学科领域分享和探讨不同农科专题,为年轻学子搭建学习交流、分享成果、开阔视野、合作创新的平台,逐步探索“有组织的科研”新模式。
如今,学校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10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
“以金善宝老先生命名书院,希望借助将老一辈科学家矢志报国的精神代代相传,涌现更多金善宝式的农业领域卓越领军人才。”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表示,学校正用“顶天立地”的育人理念,构建富有新农科内涵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助力未来的农业人才练好“看家本领”。
厚植学子“知农爱农”情怀
“运用高科技和新技术,对水稻田精准量化管理,能让水稻在拔节孕穗期圆润饱满,为丰收高产打下基础。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的正确引导,将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决定性作用。”学校水稻栽培团队李刚华教授的“尊稻”思政课在农民丰收节开讲,师生们围着“大米饭香”,将稻米和青年“拔节孕穗”的故事一一分享。
此外,在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里讲“稻作起源与文化”;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践耕读教育;将昆虫图解、昆虫标本、昆虫美食汇集在昆虫学思政课中……
2018年,该校“观赏茶学专业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全国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以此为契机,学校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立项建设22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系列“秾味”十足的思政课,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同时,作为通识教育的探索,“秾味”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南农八门课”应运而生。将农业元素融入通识课程体系,涵盖文学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哲学方法、科学探索、外国文化六大类,让学生在4年中修读8门,形成广博的农业及相关学科知识跨度,培养科学精神、全球视野和知农爱农情怀。
牢记兴农使命精心培育英才
考虑配色、筛选品种、计算数量……最近,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博士生孙炜正在为南京湖熟菊花节布展工作忙活着。仅2021年,该校湖熟菊花基地参观人数就达55万人次,为百姓和地方经济创造收益5200万元。据悉,南京湖熟菊花节于2012年首次开展,10年来,促进经济效益20余亿元,书写了大学的“兴农”担当。
“2020年,学校正式将‘强农兴农’写入校歌,就是要让一代代农大人牢记兴农使命,精心培育英才,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培养更多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世界和平的倡导者。”南京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利根说。
在该校定点帮扶县贵州麻江,学校将研究生工作站搬进了黔东南的大山里,学生们通过所学知识为当地乡村产业“把脉”,“一粒大米的名片、一朵菊花的旅行、一颗红蒜的重生”让当地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校签订技术合同超过7000项,交易总额达19.12亿元,直接、间接产出经济效益超过1000亿元,其中定点帮扶地区的产业链链接农户300余户、1000余人,带动了5000余农户、1万余贫困人口成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