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九派新闻报道,在广东深圳,孩子在书店买言情、盗墓小说看,家长警告店老板不要卖这样的书给她的孩子,店老板照做了。但没想到,孩子叫其他同学代买,于是家长跑到书店摔砸新书,责令店家不要把“毒品”卖给自己的孩子。
新闻中家长有激烈反应,出发点是为了保护孩子,初衷可以理解,但不妥之处在于错误地将问题归因于书籍本身,简单地迁怒于书店。书籍到底是不是“毒品”,应该由相关审批、监督、管理部门说了算,只要经过正规的出版途径,通过层层审核,摆上书架即有合法身份。任何个人都无权因个人喜好而要求书籍下架。
孩子喜好某些家长眼中不适宜的书籍,的确应该重视,但一味地堵也不是办法。正确的做法是主动了解孩子看某类小说、某种题材的心理动因,找到阅读行为背后的情感诉求,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孩子的心理问题解决了,认知和阅读的问题自然能有效改善,从阅读所谓的快餐读物、网络文学,转向亲近优美的故事、丰富的知识,借助阅读放松身心、开阔视野、陶冶心灵、涵养品格。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阅读敏感期,也有阅读关键期。三岁左右的幼儿会对读图、听故事感兴趣,此时做好亲子共读能促进孩子大脑发育,帮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这个阶段因为幼儿缺乏辨别力,需要家长把好内容关,给孩子阅读的书籍有必要先翻阅,尽量选择难度适宜、内容有趣、温馨有爱、价值观积极的作品。孩子上小学三、四年级时,在阅读上会呈现分化状态,即不同个性、爱好的孩子表现出不同的阅读趣味。有的喜欢阅读动物小说,有的喜好历史读物,有的则对传统文化感兴趣,还有的对书籍敬而远之。
此时,尽管不需要父母提前翻阅再给孩子推荐读物,但要了解孩子在读什么,尽量自己也读一读孩子爱不释手的作品,并寻找合适的机会与孩子一起聊书,就书中的情节、人物、架构以及所传递的主题等进行探讨,通过交流以引导孩子明辨是非、求真向善,树立积极的价值观。缺少关心与交流,不关注孩子的阅读生活,抑或强求孩子阅读自己认为的经典,或者认为读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此三种做法都不可取,均无助于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品位,更无助于孩子穿越青春期,顺畅地成长。
在孩子出现某些行为问题时,家长要多从心理学角度观察、分析、应对。如果能主动了解孩子的心理诉求,再巧妙地推荐适合的好书,孩子阅读之后,心灵得到慰藉之余,还拉近了亲子关系。当家长敞开心扉,放下所谓的权威,与孩子就包括阅读在内的各种话题诚意沟通,孩子自然愿意讲述心中之惑,而不是自己盲目求解。我从一个朋友那里听过一个颇为震惊的例子:一天,他的孩子问他这个世界上有没有鬼的问题。朋友听了有点蹙眉,认为孩子胡思乱想,找个借口搪塞过去了。没想到,等孩子高考后上了大学,这个朋友打扫房间时,在孩子床下发现好几本跟鬼怪有关的书。此事说明,孩子心里有疑问,从父母、老师或他人那里得不到答案时,会自己寻找答案,这样反而可能误入歧途。
因此,透过孩子的阅读偏好或行为问题,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找到孩子心理上的痛点或卡点,再透过言传身教、深入沟通、寻求科学的应对之策,才能真正帮助孩子穿越成长之阻。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不喜欢听人说教,愿意独处,此时一本好书恰恰是最好的德育帮手。在励志感人的故事中,孩子无形中会重新审视自我、他人与世界;在伟大人物的影响之下,孩子也往往受到感召,发现问题,及时改正,重振旗鼓。善用好书力量的父母,大多是高明的父母;爱读好书的孩子,也会与更多的美好不期而遇。
(作者张贵勇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