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秉烛行动 铸魂育人 ——长春师范大学探索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新路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一直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并且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长春师范大学创新实施师德师风建设“秉烛行动”,大胆探索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新路径,不仅有利于引导广大教师敬业立学、崇德尚美、不忘初心、秉烛育人,同时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升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系吉林省202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模式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

  赓续红色基因

  弘扬师道传统

  长春师范大学历史悠久,素有“长春革命的摇篮”之称,它是我们党在吉林省策划筹建党支部的诞生地,是吉林省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刊物的发源地,也是吉林省组织发起学生爱国运动的策源地,具有浓厚的红色基因。

  长春师范大学历来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始终秉承传统、因势而新、蓬勃发展。

  20世纪80年代,学校就将“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并牵头编写课程教学大纲。

  2012年,学校开始创新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青马工程”),在培养了一大批信仰坚定、专业扎实、综合素质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同时,学校党委还把青年教师纳入“青马工程”培养体系,成立了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者学会,200多名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担当作为,与青年学生共同成长,教师“青马学会”成为学校开展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学校“青马工程”工作在吉林省得到全面推广,被誉为“灯塔工程”“种子工程”和“铸魂工程”,成为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品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师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和“四个引路人”等新要求。长春师范大学党委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新高度,赓续红色基因,弘扬师道传统,经过反复研磨、充分论证,以“不忘初心,秉烛育人”为主线,从“长线固基”“高线弘扬”“底线坚守”三个维度,采取多项具体举措,创新实施师德师风建设“秉烛行动”,它将在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工作中发挥强有力的牵引推动作用,全面加强师德培育和师风塑造。

  党委高位推动

  精心谋划布局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为切实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长春师范大学党委创新工作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启动实施师德师风建设“秉烛行动”,把教师比作“秉烛人”,凸显传承理念。

  “秉烛行动”构建了“一主引领,两向驱动,全域协同”的工作体系,即以“不忘初心、秉烛育人”为主线引领,以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两个目标为指向驱动,通过全校各领域协同配合,引导教师不忘教育初心,始终秉烛育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师修德养德、自我成长的内在要求,实施师德师风建设“秉烛行动”,是一项具有长师特色的系统工程,学校期望通过“秉烛行动”的开展,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探索一条新的路径。

  学校党委高位推动“秉烛行动”落地落实,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牵头部门明确、学院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

  着力构建师德师风建设校院两级组织体系。学校层面,成立师德师风建设“秉烛行动”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其他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作为成员,负责学校“秉烛行动”的顶层设计、决策部署和组织实施。在学院层面,成立各单位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组,基层党组织书记对本单位师德建设负直接领导责任,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把“秉烛行动”的目标任务认识到位、理解到位、落实到位,并结合院本特色,创新方式方法,在党的建设、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具体工作中,明确师德师风要求,采取符合本领域工作特点的有效举措,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同时,学校组建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学校党委书记任主任,成员由学校领导、师德师风教育领域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优秀教师代表等人员组成。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发挥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研讨、形势研判及提出师德失范处置建议等职能。

  学校进一步修订完善了《长春师范大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出台《长春师范大学师德师风培训制度》《长春师范大学师德师风建设例会制度》《关于设立师德失范行为反馈渠道的公告》《长春师范大学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为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提供政策遵循和制度保障。

  此外,学校还划拨师德师风建设专项经费,以提供经费保障;划定专区建设“长春师范大学师德师风建设‘秉烛行动’培训基地”,以提供设施保障;同时加强督查考评,联合相关部门组成考评小组,每学期对各部门、各学院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进行督查考评,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各单位党建考核。

  主线全面引领

  助力成长发展

  坚守教育初心,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秉烛前行,照亮学生的心灵,是教师的理想追求。“不忘初心,秉烛育人”是长春师范大学师德师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秉烛行动”的主线,贯穿教师教育教学、职业生涯、成长成才全过程。

  1.创新行动载体,覆盖教师教育教学各方面

  学校从思想道德引领、文化素养提升、荣誉激励构建、典型示范传承四个指向出发,精心打造“秉烛行动”各项活动载体。

  定期举办“铭理论坛”“尚德论坛”等高端论坛,加强对教师的政治素养提升和思想道德引领;深入开展“文海听涛”“科苑探骊”等学术活动,培育广大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通过“杏坛仰止”师德榜样评选和“崇师养德”师德培训活动,构建教师荣誉激励体系;原创视频栏目“师德印象”和“馨风讲堂”师德师风宣讲活动,充分发挥师德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一系列有思想深度、有理论厚度、有情感温度的师德培育载体,成为长春师范大学的校本特色,发挥了凝聚师魂的积极作用。

  2.加强师德培训,覆盖教师成长发展各领域

  学校建立师德师风全员全过程培训制度,通过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分层分类培训和全员轮训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师德培训,促进师德养成。各学院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全员参与的师德培训,同时,组织新入职教师、出国访学教师、研究生导师、教师党支部书记、优秀中青年教师等不同教师群体参加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融入现代教育理念前瞻、师德师风建设研讨、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熏陶等内容,覆盖教师发展各领域,形成系统化、常态化师德培训体系,让涵养师德无处不在。

  3.注重师道传承,覆盖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

  在高师院校开展师德师风培育,具有双倍效应,意义重大。师德师风建设覆盖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是教师成长的内在要求。

  学校把师德师风培育贯穿师范生培养全过程,将师德养成教育内容全面融于师范生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环节。加强课程建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师德文化和新时代对教师的师德要求,纳入课程体系,实现课堂主渠道的引领作用。通过“承典铸魂”“固本励能”(面向大一学生,开展“三字一话”大赛;面向大二学生,开展课件制作大赛;面向大三学生,开展说课大赛;面向大四学生,开展精品课大赛)等品牌活动,重点培育师范生的师德和师能,发挥第二课堂浸润功能。

  在国培和省培等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中,增设师德师风培育模块,以身边最美教师讲述师德故事等方式,发挥师范院校示范和传导效应,实现师德师风建设职前职后一体化。

  成效多点突破

  凡星点亮繁星

  在典型选树上,学校党委不追求高大全,而是深入挖掘那些平凡的典型,以点带面,促动“凡星”点亮“繁星”,形成耀眼星空。

  1.师德师风宣讲会上师生被震撼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长春师范大学涌现出一大批教书育人典范。

  学校精心推出的“馨风讲堂”师德师风宣讲会,主讲人有爱校如家的“铭理尚德”之师,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淳朴敏学”之师,也有即将退休却依旧奔赴新疆支教的“仁爱担当”之师。他们每个人身上都闪着耀眼的光。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诠释师德内涵。“做心中有光的教师,将自己活成一道光,提升自己、照亮别人。”学生们的爱戴激励着教师不断重塑自我,与学生共同成长。

  2.课程思政建设中师生有践行

  学校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遴选“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示范课程、示范教学团队。教师从各自专业出发,结合课程特点,挖掘每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备课、讲课都是思想陶冶和师德践行,既自我教育又教育学生,是双向互促的过程。学校每年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评选和中青年教师讲课大赛,激发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对时代使命的思考,对家国情怀的感悟,不断增强以身示范的行动自觉。每一节课、每一门课都是平凡的,但是教师为师为学的精神届届传承。

  3.《原点》舞台上师道有传承

  以20世纪20年代学校的前身——省立二师走出的长春早期共产党员韩守本为人物原型,学校精心打造了原创校本红色历史舞台剧《原点》,作品讲述了吉林地区艰难筹建地下党支部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现了青年学生点燃红色火种、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刊物《秋声》、策划发动学生爱国运动的真实历史。《原点》的创作是一次将理想信念教育、红色文化传承、思想政治教育与美育融为一体的艺术实践。参演师生共同打磨剧本、精心排演,倾情演出,唤起了观众心中的那段红色记忆,生动讲述了觉醒年代长师人骨子里的红色师魂,濡染了一届又一届长师学子。

  不忘教育初心

  秉烛照亮前程

  争做秉烛人,是新时代长师人的精神追求。学校18个部门协同组织,20个学院积极参与,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联动、全域协同的强大合力。10项“长线”举措把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从4个方面弘扬“高线”,使师生心有所往、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从2个方面坚守“底线”,明确底线红线,警示师生心存戒律,严以修身。学校各职能部门围绕“长线、高线、底线”,各司其职,统筹协调;各学院聚焦“秉烛育人”初心,各具特色,具体落实。

  “人人争做秉烛人”,平凡的师生汇聚成璀璨星空,照亮了彼此,也照亮了前程。

  (杨立敏 耿毅乾)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