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舟山路学前教育集团在融合教育探索中,通过家长的亲情之手、园方的温暖之手、同伴的友好之手、特需孩子的勇敢之手、社会的关爱之手“五手”,课程融合化、教学个性化、互助常态化、家教长效化、数据共享化、培训专业化“六化”,多路径拓展融合使得教师专业发展促成效,融合教育幼小转衔有成效,智障幼儿大动作能力得到改善,自闭幼儿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融合教育迫在眉睫
杭州舟山路学前教育集团隶属杭州市拱墅区教育部门,旗下有4个优质园:舟幼新昌路园区、星星园区、飞虹路幼儿园、蓝宸幼儿园。现有39个班级,1054名幼儿中有5名特需儿童。在党委班子成员的集体决策下,成立融合教育领导小组,飞虹路幼儿园为点带面,引领集团开始系列研究,实现“关注每个孩子,融合成长共同发展”的目标。
“五手六化”融合成长
(一)“五手”合力
1.家长的亲情之手。有几位家长特别焦虑,忽视特需孩子的心理健康。幼儿园聘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家长进行心理疏导缓解焦虑。
2.园方的温暖之手。集团使融合教育工作有场地可用、有经费保障、有人员管理、有活动安排。表现优秀的老师,优先享受评优评先。
3.同伴的友好之手。幼儿园采取“结对子”的方式,快速拉近普通幼儿与随班就读幼儿之间的关系,在幼幼互动中促进双方社会交往能力、关心互助能力的发展。
4.特需幼儿伸出的勇敢之手。舟山路学前教育集团注重挖掘特需儿童的内在潜能,发挥调动其积极参与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小朋友大胆参与活动,增强兴趣和信心。
5.社会的关爱之手。属地街道和社区、民政、医疗、特殊学校等共同出谋划策、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对园内“特殊教育”伸出关爱之手,使融合如虎添翼。
(二)“六化”共赢
1.课程融合化。有选择性地将特殊教育的融合化教学、差异性拓展内容融入园本“项目式探究课程”中。对于特需孩子,舟山路学前教育集团的培养目标修订为:能自理、善合群、乐动手,有初步的健康生活习惯,能顺利转衔普通小学。
主题探究。对于特需孩子,发现并梳理幼儿探究兴趣点,分析探究价值,确定项目主题,形成强弱搭配的合作小组。
生活实践。孩子们在生活模拟室中自己动手解决午餐。小暄虽然是自闭症儿童,但是在精细动作方面特别厉害,集团就让她在教师和同伴的帮助下择菜、切菜,自己动手参与制作。
园本节庆。六一儿童节和元旦园际游学周的开展,让自闭症儿童越越与宣传小组的成员一起,念海报上的简单口号,并参与到活动前的准备和宣介、现场活动安排的工作中来。
环境浸润。在生活情境项目活动“小小运奶工”中,小暄交往能力弱,但非常喜欢与同伴共同送牛奶,就让她体验完成任务的快乐和成功。
2.教学个性化。带班教师会给随班就读幼儿制订个别化教育计划,建立一人一策的个性化教育目标。增设个别化抽离式弹性课程,在资源教室对特殊儿童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康复训练。
3.互助常态化。除了针对性的补救教育外,融合教育的大部分时光和内容都在班集体内进行,使他们能够融入班级活动,与同伴建立正常的交往,使班级同伴能理解和谅解他的行为。
4.家教长效化。舟山路学前教育集团从孩子终身发展的角度,与家长共情,不错过矫治关键期。在亲子感统训练初期,资源教师都会坚持一段时间的全程陪同协助,在对比中逐步感受孩子的进步。
5.数据共享化。集团依托浙江省IEP平台对自闭症儿童和智力障碍儿童能力水平进行评估,建立电子个别化成长档案;疫情防控期间,提供“厘米平台”让特需儿童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专门的学习和游戏,通过家长的反馈来给幼儿制订分阶段目标和计划;教师借助“宝贝启步APP”记录幼儿在一日生活和园本课程中的问题、解决方案、探究形式、探究成果、作品等。
6.培训专业化。逐步建立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训机制,在首席资源教师及教研小组的带领下,每月定期开展以班级个案为中心的教研活动,由班级教师汇整特需幼儿资料及目前存在的障碍问题。
多路径拓展融合教育成效
(一)专业发展促成效
2019年11月在杭州市拱墅区特教30年的全国性活动中,舟山路学前教育集团作为学前组分会场,接待来自全国的特教专家,展示教学活动并在总会场作主旨发言。2022年获评杭州市示范资源教室。
(二)融合教育幼小转衔有成效
舟山路学前教育集团分园飞虹路幼儿园的第一名特需幼儿已经就读小学,基本适应小学的生活,得到了较好的幼小转衔结果;小暄小朋友在小班时不能和伙伴正常交流,中班时会用简单的字词和同伴交流,在师幼或同伴互动中作出简单回应。
对特需孩子的教育应润物细无声,化于无形,舟幼集团的融合教育永远在路上。(何舍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