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教学实践创新,联合地方高等院校共同建立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和思政教育人才培训教学实践基地,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实践教学为地方社会发展服务。学院深入考察地方基层党委培训需求,打造基层党员培训基地,利用马克思主义教学资源,助力地方开展基层党建,将马克思主义专业的社会价值落到实处。
加强交流合作
提升社会实践质量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研究生专业实践放在关键位置,与地方院校马克思主义专业积极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研究生开展校外实践提供重要支持。
学院依据马克思主义教学实践的具体要求,强化校外实践质量,带领研究生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方法应用于社会服务,发挥专业的社会价值。学院与地方院校联合建立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打造集专业教学与校外实践于一体的平台,帮助研究生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让专业理论教学发挥精神指导作用,带动专业的良性发展。
从学校到社会,一次次具体的教学实践让学生提升了对社会发展的认识,不断磨炼意志和品格,筑牢家国情怀,为研究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教学实践联合共建有效推动了学院和地方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教学实践和思政教育教学创新,让教学实践围绕学生全面发展、地方需求展开,以具有针对性的实践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专业教学能力,推动思政育人创新,提升学生发展质量,为地方发展培养出综合能力出众的优秀人才。
丰富实践内涵
开展基层干部培训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地方,将专业教学实践与地方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紧密结合,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对接地方乡村振兴,搭建高校与农民合作社协同联动发展平台,在提升实践培训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同时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人才的社会服务功能。
近年来,学院先后与西北师范大学党史党建中心、国家教育部门高校思政教育人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地方政府部门共同创立高校思政教育人才培训研修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教学实践基地,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践基地的建立,既为学院开展思政教育教师专业培训提供了有利条件,又有效推动学院与地方进一步加强联系,共同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师生党支部共建、学院智库建设。
与此同时,教学实践基地充分利用学院积累的教育资源、专业资源,助力地方基层党员培训。学院安排优秀教师代表、研究生代表为基层党员进行专题培训,提升基层党员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在实践中,学院师生将深奥的专业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史党建内容结合,深入浅出进行讲解,切实提升基层党员的精神面貌和理论水平,帮助地方提升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水平、工作质量。
学院所开展的培训教学实践,在内容方面充分考虑到乡村振兴干部培训、基层党支部党建水平提升、红色文化实践教学、大学生与基层对接等方面的需求,实现了高校马克思主义教学实践与地方社会发展的联动协同效应,在育人方面做到相互合作、互利共赢,不断推进高校智库建设和基层党员培训的一体化发展,共同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应用。
优化实践机制
发挥社会服务价值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优化实践机制,将教学实践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层次人才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实践提升思政队伍工作能力,为进一步发挥专业的社会服务价值提供人才保障,同时通过强化思政队伍建设引领大学生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和生活服务,不断提升育人质量。
学院定期举办思想政治工作培训研修,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学院骨干教师专题授课,与师生进行深入交流,并将培训范围扩展至全校基层党组织工作者,帮助基层党员将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和实践方法应用到思想教育工作中,提升思政育人效果及思政社会实践质量。
学院积极优化课程体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各专业教学实践相融合,探索“大思政”育人创新,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实践观,鼓励青年学子心存高远、实学实干,成长为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优秀人才,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挥专业能力和个人价值。
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开展的教学实践,有效整合了思政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干部培训、社会服务等功能,通过扎根现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带动师生综合发展,同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专业学科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不断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张彦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