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建设融合教育工作坊 创新特教样态 ——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十年高质量发展实践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全面推进融合教育,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成华区作为成都市充满活力的中心城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把教育公平与质量摆在突出位置,在大力实施“教育强区幸福工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特殊教育,整合区域特教资源、组建覆盖全域的融合教育工作坊,深度开展融合教育探索实践,为每一名特殊儿童提供适合的教育,有力推动区域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全国特殊教育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区域实践样本。

  组建“五个工作坊”,探索融合教育发展新路径

  为系统解决融合教育推进过程中的痛点堵点,为区域特殊学生提供更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2021年9月,成华区整合资源,在东西南北中五个市级示范性资源室的基础上,各组建一个融合教育工作坊,从省教科院、四川师范大学、省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为每个工作坊聘请一名理论深厚、经验丰富的特教专家,对融合文化营造、IEP评估拟定、融合课程建设、教学调整实施、活动开发设计、问题行为筛查干预、融合种子教师培育等方面予以长期指导,引领辐射全区融合教育向纵深发展。

  启动以来,工作坊在推进中探索出“经验分享+案例剖析+专家点评(讲座)”相结合的工作法,形成了“区域顶层设计、坊主学校组织、教育专家牵引、承办单位实施、片区骨干参与、考核评价督导”的碾轧式推进模式,辅以“工作简报+微信公众号推送+成果交流”等激励策略,有力地促进了随读教师融合观念行为变化,产生了丰硕的认识成果和实践成果,在特殊教育领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工作坊让学生、家长和社会真切地感受‘幸福工程’的魅力,成为区域建构高质量教育发展体系的重要抓手,有力地促进普特融合。”成华区特教资源中心主任叶树文介绍道。

  完善“三大体系”,实现特殊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完善的支持体系是特教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成华区立足实际统筹规划,构建了“尊重差异+科学安置”的融合教育体系、“统筹推进+普特融通”的资源布局体系、“政府部门主导+各方参与”的组织领导体系,满足全区各年龄段特殊学生个性化、多样化教育与可持续发展需求,真正实现了“一个都不能少”。

  早在多年前,成华区就建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统筹全区残障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建立区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和融合教育学术委员会,开展鉴定评估,实施分类安置,制定“一人一案”,指导专业发展,构建了“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融合教育工作体系,让每一个残疾孩子都得到适合的教育支持和服务。

  在颇具挑战性的送教上门方面,成华区实施“特校+高校+医院”的送教(康)上门模式,组建了由川师大资深教授领衔的送教上门专业团队,引进八一康复中心、416医院的康复资源,为全区21名重度残障孩子开展“床边教育”,将关爱与专业送到孩子身边,送到家长的心坎上。

  融合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为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特殊教育全面均衡发展,成华区以“进得来、坐得住、学得好”为融合目标,高标准建设资源教室,构建“1+5+N”的片区化、圈层化融合模式,推进中心职能转型,拓展出评估安置、师资培训、巡回指导、特教研究等9项职能。创设“融合教育工作坊”,推进随班就读物理性、社会性和课程性“三融合”,让特殊少年儿童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让区域所有孩子同呼吸、共成长,吸引了广西、广东、重庆、川内等地的同行考察访问,在全市交流经验,获评成都市首批示范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送教上门服务先进集体,在成都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专项督导评估中成绩名列全市前茅。

  此外,成华区严格落实责任,建立由教育、残联、财政、编办等8个部门参加的区特殊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广泛协同各方资源力量,形成了区域主导、部门联动、群团参与、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特教工作大格局。由区特教资源中心牵头的“爱心助残联盟”,有100多个社会组织参与其中,万余人次志愿者参与服务,募集物资价值近百万元。

  创新“四个亮点”,迈向区域特教“高质量发展”

  建设“高质量特殊教育”是“十四五”特教发展的核心要求,也是特殊孩子与家长的强烈呼声。近年来,成华区深化特教改革,赋能内涵发展,在培智课程改革、智障青年转衔教育、办学体制创新、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等方面亮点纷呈。

  肩负着“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尊严地生活”的办学使命,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成华特校”)确立“让生活走进课堂·让学生走向社会”的核心教育理念,紧扣培智新课标,大力推进培智课程改革,推行个别化教育,实施一人一案,建构了“基于融合的智障儿童适应性教育之338特教课程模型”,即以“一般课程+选择课程+统整课程”三类结构性课程、“发展课程+生态课程+转衔课程”三类功能性课程和八大外围课程体系子系统为支撑,大幅提升学生在认知、康复、沟通、自理、社区参与、职业技能等方面的适应能力。

  目前学校有11%的孩子可独立上学放学,29人次获评省市区优秀学生,获各级艺术类一等奖20多项,在世界、全国及省市特奥运动会获得了累计37金26银21铜的好成绩。课改成果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单位交流60余次,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及13个国家的同行访问。学校成为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校本建设项目“全国重点实验学校”、“全国重点实验基地”、“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

  “老师,我的孩子毕业后怎么办?”这是不少特殊儿童家长共同的困惑与心声。为破解智障学生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衔难题,成华特校以七至九年级中重度智障学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历时8年实践研究,形成了安置导向、职特融合为特色的中重度智障学生毕业安置方式体系、转衔目标体系、转衔课程体系、转衔教学实施体系、环境支持体系、教学评价体系“六位一体”的易操作、可评估、有保障的新型化培智教育教学实践体系,以人文温情关照智障孩子的终身发展需求。

  近年来,学校实现毕业生社区安置29%、就业安置62%、教育安置9%,有效地帮助学生融入社会。教改成果“安置导向的智障学生转衔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其成果著作也由四川科技出版社正式发行。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成华区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特教办学体制,与四川师范大学合作办学,挂牌“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实验学校”。借力高校人才智力和科研优势,在课程建设、课题研究、随班就读、名师帮带、课堂诊断、特教国际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合作课题“高校与特殊教育学校双向融合的特殊教育专业支持保障制度建设改革试点”(G17-01)被列为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

  为响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成都都市圈发展战略,成华区主动对接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成渝地区高校,借力引智,创新实践,吸引渝北、渝中、大足等地的十余所特校参访跟岗。以市区两级刘小龙名师(校长)工作室为载体,发挥市第一联盟特教共同体龙头学校作用,牵手成德资眉10所特校的校长和区内9所中小学校的教师,聚焦领导力、课程、课题、队伍等十多个项目,推动成渝地区和成德资眉特教协同发展。

  提升“三项保障”,营造全纳包容的融合文化

  高水平发展唯有与高水平保障相匹配,才能为“十四五”特教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成华区在“系统化”工作推进机制、“动态化”经费保障机制、“专业化”师资提升机制等方面建立强有力的特教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特教保障能力,确保全区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成华区将特殊教育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步规划、部署、实施和考核。制定《随班就读工作考核评价实施意见》等近10个文件,建立督导考核和问责机制,开展“自主申报+定向巡回+全员视导”巡回指导方式,提升融合教育内涵质量。

  建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增长机制,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特殊学生生均公用经费均按初中标准的10倍拨付(每生每年1.7万元),并建立动态增长机制。在“两免一补”基础上,统筹资源倾斜支持,进一步提高特殊学生的教育资助水平。

  加强师资建设是提升特殊教育的必由之路,成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设计培训模块,实施“专业培训+实践探讨+制度激励”模式,每年邀请专家对管理干部、随读教师及新进教师等进行分类培训,组织干部教师到杭州和南京开展融合教育高级研修,选送骨干远赴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学习。成立区域融合教育研究中心,探讨融合集体教学、抽离式教学等方法。二期特教提升计划实施以来,培育特教市特级校长1名、市“未来教育家”1名、市名师2名,创建特教市级名校长工作室1个、市级校长发展基地学校1个、区级名师工作室1个,荣获国家、省市区优秀特教成果奖100多项。

  特殊教育是彰显社会文明与城市温度的一张名片。成华区从每一个特殊孩子的需求出发,以“融合教育工作坊”为抓手,探索出一条融合教育本土化发展之路,贡献了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成华方案”,实现了特殊孩子从“人人有学上”到“人人上好学”“人人有发展”的巨大跨越。

  未来,成华区将聚焦“办好特殊教育”精神,聚力建设西部“一流教育强区”,全力为每一名特殊学生提供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特殊教育支持与服务!(刘小龙)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