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躬行乡村,办温暖农村娃的教育

  丁家沟镇“祖厉源”教研活动。作者供图

  从体育教师到教管中心主任、再到特级教师,我每一次转身的背后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充满艰辛但依然诗意。蓦然回首,一路风景。

  痴心体育

  魅力课程绽放异彩

  1990年,我从甘肃省靖远师范学校体育班毕业分配到了会宁县丁沟初级中学,教全校的体育课。一年后,我被调到县城东关小学教体育并担任教研组长。那时候,学校体育工作还不被重视,但热爱体育的我在工作中没有丝毫懈怠。我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将教材变枯为乐、变死为活、变难为易,特别是在队列队形教学中,创编了动静刚柔互融多变组合教学法。例如,队形变换听到教师指令后,学生口喊“1、2,1、2,1、2、3”,脚下按照指令进行队形变换,同时集体喊出学校文化:勤思善问、刻苦巧学,爱校尊师、团结奋进,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建设家乡、振兴会宁等,这些内容朗朗上口,又能提振精神,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

  我还采用踢毽子、跳绳(背课文、数数、计算次数)、竞走(背诗句段文、计算)、搬积木组字、组数、立定跳远(跳方块、组测计算)以及带球跑步作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把各学科知识融入其中,学用结合。

  记得当时学校篮球架是成人的标准架,大部分学生投球连篮板都打不到,久而久之,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就消耗殆尽了。于是我设计焊接了4个可移动儿童球架放在校园中,低年级学生可以投球,高年级学生则经常模仿职业球员扣球、吊环,校园内产生了一大批“球星”。缺少器材,我就自制体操垫、钻环、跳高架、杠铃、实心球等,力求把体育课上得更好。

  这样的教学状态持续了近10年,我变成了“老教师”,体育课也开始了“立正、稍息、给你们一个篮球耍起”的放羊式教学,还美其名曰“快乐体育”。是课程改革让我看到了差距,我开始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融入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通过“懂、会、乐、练”教学法去实现新课标追求个性解放、人格完善的要求。

  “懂”,就是让学生既要掌握这堂体育课的知识点,还要懂得如何锻炼身体,习得一般的保健知识,如早上跑步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水泥路上跑好还是土路上跑好?等等。

  “会”,就是帮助学生切切实实地学会1—2项运动技能。学生不会打篮球,怎么能知道打篮球的乐趣在哪里?怎么懂得通过打篮球锻炼身体、愉悦自己的身心?

  “乐”,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情趣。乐趣是什么?体育的乐趣里有竞争,也有表现。学生在运动中挑战自我,与他人友好竞争,赢了我很高兴,输了表明我技不如人,还要继续努力。如果我的成绩比以前提高了,贏了我自己,这也是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练”,就是体育课一定要有运动量,一定要让学生锻炼身体,一定要让学生出微汗。我认为,这是好体育课的一个重要指标。

  那时候,见到与体育教学有关的书籍我都不放过,并积极把它们融入教学运用中。读书学习增加了我的信心和底气,我的教学产生质的飞跃。后来,我在省市县体育优质课竞赛中频频获奖,并为全省小学体育教师上观摩课。

  在会宁,多数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参加学校运动队训练,我努力做通家长和科任教师的工作。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训练仅在早自习前和晚上放学后完成,训练完后我还要骑自行车把路途较远的乡下学生送回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训练的学校田径队在全省小学生“雏鹰起飞”田径赛中挤进八强,我也被评为“甘肃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优秀教练员”。1999年,我组建了东关小学建校百年以来的首支足球队并坚持训练,并在校内开展了传球比赛、颠球比赛、百步穿杨射门赛、三人制/五人制足球对抗赛等快乐足球活动。2000年,小足球队的孩子们一路过关斩将,以五战五胜进33个球的成绩获得冠军,同年又代表白银市到兰州参加省级决赛获得亚军。看着颁奖台上捧着奖杯紧紧地抱在一起的孩子们,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由于足球活动有特色、训练有起色,学校被奖授为“全国小甲A优秀俱乐部”,我被评为“全国小甲A足球活动优秀辅导员”。

  后来,学校把少先大队部的工作分配给了我,我尝试把学校音乐、体育、美术、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类课程全部整合到少先队工作中。其中,活动类体育课和远足活动后来发展为东关小学的品牌课程、特色课程,以这些课程为“基因”的团体操一参加比赛就获第一名。

  由于少先队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少先大队部被评为“甘肃省优秀红旗大队”“全国雏鹰大队”。

  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让我享受着一个体育教师的幸福。为了把经验和做法提炼为思想,我开始写作,偶有文章见诸报端。

  下乡支教

  为薄弱学校助力添彩

  2007年的3月5日,是我一生中难忘的日子。经过学校推选,我作为赴农村薄弱学校支教的首批教师之一,怀着为农村教育事业献出自己一份光和热的决心,坐车穿过四十多公里沟壑间的简易公路,到达了侯川乡下川小学。已有17年教龄的我,路上却像初登讲台的教师一样忐忑,思考着怎样才能做好支教工作。

  一下车,已是阳春三月却见巍巍大山峰峰披素、岭岭白头,在这严寒而陌生的世界,远离妻儿、朋友、同事后那难言的苦味,寂寞、无助与刺骨的寒意,一阵阵袭上心头。但山里人的热情、朴实、憨厚把这种感觉驱逐得荡然无存。

  初到下川小学,由于我准备不足,所带的行李太少,当晚郭进元老师怕我挨冻,把他的铺盖都搬给了我;学校为我买了新炉子以及生活用品;杨泰极等学生时常从家里为我带来可口的馍馍,张宏平经常给我提“上等”的饭菜;冬日,每天早晨都有孩子为我拿来生火柴;村民见了我都会很亲热地邀我去做客,他们很希望我一直在这儿教书……我就是在老师、乡亲、孩子们的照顾中生活着,没有任何理由不好好工作。

  下川小学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学校每年级有一个班,共有130多名学生、8名教师。这儿偏僻,学生课外书少,我建议校长腾出仅有的一间仓库设立阅览室,在早晨、中午、课外活动时间完全向学生开放。后来,我们把“早晨齐读书,中午静看书,课间爱啃书,平时多捧书”作为下川小学学生的读书公约,并集体宣誓。

  在这里,我教五年级数学,除了上好课,还积极组织教研活动,和其他教师进行重难点专题研究,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在本土课堂教学中涌现出来的好经验。“六一”儿童节,应我邀请,东关小学派出了管弦乐队及舞蹈队的60多名学生来下川小学举行“手拉手”联谊演出活动。在全乡的校本培训中,我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作了《如何提高村级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报告。在交流发言中,一名青年教师说:“徐老师的报告让我眼前一亮,心头一震,我才发现自己不仅缺乏新的教学理念,更可怕的是缺失一种精神,一种把教育作为事业的精神,一种奋斗的精神。从徐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名教师只要有为自己钟爱的事业奉献的心思,就会有学习的动力、学习的魄力。”

  有一种生活,没有体验过,你就无法具体想象;有一种感动,没有经历过,你就无法理解人生的真谛。支教教师的那份独特感觉,需要用心投入才能产生,需要用情培育才能体味。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我尽情挥洒,在倾注自己的爱和梦想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净化了自己的心灵,丰富了自己的人生。是支教感动了我、教育了我、成就了我。支教一年,我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国农村教育》等报刊发表文章30余篇,完成了课题“新时期农村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在甘肃省第七届基础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守望乡土

  办有品位的乡村教育

  2017年3月,我申请离开了工作25年的东关小学,只身来到丁家沟镇教管中心,躬行农村教育。

  丁沟镇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居民居住过于分散,学校数量多但规模都较小,质量也不好,导致有些小学变成了教学点,有的教学点干脆关了门。如张庄学校、荔峡学校校园面积都很大,从学校的建筑遗迹上可以看出学校曾经的辉煌。这两所学校曾经都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生源充足,教学质量也很好,可现在张庄学校已没有学生,荔峡学校仅有三名学生。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看着一座座被抽了椽棱变成废墟的残庄和一院院无人居住的庄园,我在想,今天如果还有陶行知、晏阳初那样的人,是否能改善今天村级学校的办学现状?如今的村级学校学生少,好多活动无法开展,学校失去了应有的精神,办学的现状与当前农民子弟渴望优质的教育不相适应。但乡村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改变乡村落后的基础教育,构建乡村文化新生态,让乡村孩子也能仰望星空,是农村教育工作者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

  到丁家沟半年后,我就提出了“合力营造原生态的育人环境,倾情办出有品位的乡村教育”的办学目标。

  有品位的学校就是环境养眼、内涵养神、人文养心。当前在农村的山顶沟壑之间最养眼的建筑肯定是学校,但内涵、人文还很缺乏。学校和人一样,必须要有精神,我们组织评选“阳光教师”,开设“祖厉源”教师讲堂,让有理想的人谈理想,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唤醒教师的激情与自觉,使学校充满精神与活力。

  教育的发展、学校的拔节,教师是关键,课堂改变学校才会改变。于是,我们狠抓课堂教学,针对老师上课定调高、满堂灌的现象提出了“低起点小步子,三分讲七分练,当堂检测”的课堂教学模式。常态教研按照小教研(学校内部)、基地教研(学科优势)、大教研(全镇规模)三个层面开展。

  教师们在磨课的过程中成长起来。4年来,全镇共有450节次课参与评比或教研,共有30余节课在省、市、县优课竞赛中获奖。从今年全学科、全覆盖的“一师一课堂”诊断课活动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在突破“术”的桎梏同时能站在文化的维度上育人。

  阅读与写作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顺应这一规律,我们开发了丁家沟镇“祖厉源”教研活动。“祖厉源”活动一年一届,历时半年,以专题为引领,对所有教师开展7个环节的教育素养和技能提升训练:备(备课)、上(录制一节自己最满意的课堂教学)、评(作为主讲人评析一遍本小组所有人的课堂教学)、读(阅读)、写(每人每月撰写一篇教育故事、教育案例或教学课例)、研(每小组每年研究一个专题)、讲(在“祖厉源”教师讲堂上,每周一人讲教育故事,讲教育案例,讲教育情怀)。通过六年的实践,教师的专业素养明显提升,课堂教学更能关注到学生的需求,教学质量稳步上升,一个有着研究气质的教育团队逐渐形成。

  我深知,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变革,文化的变革是在渐进中实现的。在乡村这些年,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教育需要强化价值观念。一个都不能少,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所以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进一步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学业成绩要重视,但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课程更要尽力补足,回归教育的常识、朴素、良知。

  这几年,镇上的教育变化很大。在全县举办的“四位一体大课间”展演活动中,我们的《中华梦》获一等奖;学校葫芦丝社团受邀在上海大剧院参加新年音乐会;女子篮球队在全县小学生篮球锦标赛中获第三名;孙敏悦等学生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学校被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评为甘肃省德育示范校……我本人被授予的荣誉称号也很多。

  对教育的赤诚让我在工作中始终坦然,离开了城市的繁华,沉浸在农村的偏僻与宁静之中,我学会了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教育,不浮躁,不显摆,让教师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让学生健康成长、自由思想。尽我所能办好我们的“巴学园”,办出能温暖农村孩子的教育,这就是我的追求。

  (作者徐海峰系甘肃省会宁县丁家沟镇教育管理中心)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