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校外人生> 文章详情页

扎根大山,走出彝乡幸福路 | 志 · 青春

  丁零零……一个电话打到了李凯老师的手机上。2018年6月,西南石油大学发布了选派干部到凉山驻村帮扶的通知,当了几年辅导员的李凯,第一时间报了名,“打赢脱贫攻坚战,我想出一份力。”

  报名后,李凯还给他当年的辅导员和父亲各打了一个电话,听听他们的意见。“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扎根基层,好好锻炼。”电话中鼓励的话语,坚定了他要扎根一线的决心。

  从此,李凯踏上大凉山这片土地,一眨眼4年过去了。

  起初,李凯刚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日哈乡力史以等村工作时,村里的贫困状况让他失眠很多天。“一眼望去都是土房子,道路坑坑洼洼,队员住的地方没有厕所、厨房。”李凯回忆说,当时条件十分艰苦。

mmexport1659095453991_edit_571804902650249.jpg

  办法总比困难多,李凯想适应这片土地,并为村民们做些实事。一段时间后,李凯瞄准当地马铃薯种植,他联合驻村干部,争取县上项目帮扶资金,在村子里建起了标准化马铃薯种植和生产基地,鼓励78户农户加入。2018年底,该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达800亩,年创收77万余元,“温饱薯”成为了村民家中的“致富薯”。

  “脱贫攻坚,变的是角色,不变的是初心。”李凯在朋友圈的动态中写道。

mmexport1658797663034.jpg

  2020年2月,由于工作能力突出,李凯被任命为三岔河镇三河村第一书记。

  三河村地处平均海拔2500米的大凉山腹地,李凯到任时,三河村仍有未脱贫人口148户792人。成为第一书记后,肩上的责任不一样了,全面小康的任务迫在眉睫,怎样啃下硬骨头?

  “最难忘的,还是在一次入户走访中遭遇了坠车事故。”李凯说,那天,由于坡陡路滑,他和同事乘坐的车辆在上山的过程中斜冲出去,车辆飞速下滑。万幸地是,车辆最终被灌木丛挡住。只差几米,就险些掉进了悬崖深处。回忆起死里逃生的经历,李凯仍心有余悸,但想到这里的乡亲们,他更坚定了扎根扶贫一线的初心。

  了解到村子的基本情况后,李凯开始围绕老百姓的诉求开展工作,同县乡村三级干部一道规划建成了9个易地搬迁安置点,让村民们住进了新家。他们在13公里外的解放沟找到了稳定的水源,结束村民从村外几公里的地方背水吃的现状。

李凯了解三河村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洛古有格的养殖场经营状况。 (2).jpg

  李凯(左)了解三河村大学生返乡创业青年洛古有格的养殖场经营状况。

  结合三河村的土壤、气候等特点,李凯还带领村民进一步探索发展养殖、种植、加工、旅游、劳务输出五大产业。为提升三河村的旅游品质,李凯和村民们一起开发民宿项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来三河村的游客越来越多。三河村在“变”,明亮的新房,宽敞的公路,李凯看到,大山深处,村民眼中有了光。

李凯与三河村民一起在冬桃园里一起劳动。 (1).jpg

  李凯(中)与村民一起在冬桃园里一起劳动。

  2020年底,三河村退出贫困村序列,全村816名贫困村民全部脱贫。2021年2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三河村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李凯代表三河村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这份荣誉,他激动万分。领奖归来后,他定下了新的目标:“我要带领村民把三河村建设得更美。”

W020220628585979235569.jpg

  李凯(右)走村串户,了解三河村村民阿巴阿呷家的生产生活情况。

  “咱三河村,‘瓦吉瓦’(彝语‘好得很’)!咱李书记,‘瓦吉瓦’!”村里的彝族群众常常说道。

  4年过去,李凯曾经作为辅导员带过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了。没带完他们,是李凯最大的遗憾。

28.jpg

  2018年驻村扶贫前,李凯与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合影。

  学生们和李凯之间感情很深,很多学生亲切地称呼他为“凯哥”。“凯哥教会了我们如何心中有他人”,学生说,第一次感受到大学比赛的快乐与收获,第一次了解科研的严谨与认真,第一次懂得面对困难时多一份坚持,这些努力的过程,都有李老师的鼓励和参与,每一份陪伴的背后都有收获。知道他要去驻村帮扶时,学生在信中写道:静候你归,我们毕业,等你再开一次2小时的班会。

image.png

  而如今,李凯仍然坚守在他的小乡村里奉献,没能完成与学生的约定。但很多学生在他的影响下,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一线,贡献青春力量,兑现着新的约定。

  “看,这个花环是村里的小朋友们在我生日当天编织送给我的,现在干枯了也舍不得扔。”他通过视频向毕业的学生展示了这份珍贵而又特别的礼物,也希望学生更加了解乡村、亲近乡村、选择到一线建功立业。

  花环挂在这间不到10平方米的消防站显眼处,李凯把这间屋子当成了宿舍,当成了自己在三河村的家。他的生活简单朴素,来凉山前,他体重80公斤,现在体重不到65公斤,皮肤也晒黑了。“认认真真工作就好了”,李凯心里有着更广阔的的乡村发展蓝图。

mmexport1659096948683(1).jpg

  “2022年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建州70周年,我会更加努力工作,以三河村更好的发展为州庆献礼。”未来的乡村,李凯希望村民的生活品质越来越高,用双手创造更好的生活,充满着新时代的幸福图景。

  “村里的事放不下。”“在祖国最需要的基层一线建功立业,是我一辈子的荣耀与骄傲。”

  前不久,李凯又一次递交了延期申请。驻扎越久,感情越深,能见证大凉山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热爱,更是责任。他选择扎根在这大山深处,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武一)

志青春.jpg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监制:储召生

  总策划:段风华

  本期策划:武一

  视频制作:戚悦

  栏目图设计:马虹霞

  特别鸣谢:西南石油大学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部分图片拍摄:曹正 徐鸿涛

  作者:武一 戚悦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