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理论> 文章详情页

可持续教育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可持续教育是教育价值取向乃至整个人类思考模式和发展观的转变,它不仅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策略。

  近年来,世界各地极端天气时有发生,人类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迈向现代化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全球可持续发展实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出台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举措,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创新实践取得丰硕成果。当前,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正朝纵深方向发展,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的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已经开启。在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引领下,中国教育发展应进一步融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蓝图,并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进一步明确教育的时代功能。

  教育应承担重塑国民崭新的价值观和精神的重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全民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提升全民的可持续素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此,将生态文明思想、目标和建设行动充分融入教育和学习体系,大力开展可持续教育尤为迫切。

  可持续教育是教育价值取向乃至整个人类思考模式和发展观的转变,它不仅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策略。可持续教育能够让受教育者理解和接受可持续的理念,从而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永续保留人类享受美好生活的机会。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倡导的未来教育新方向,在国际上,可持续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与创新的崭新潮流。在中国,可持续教育充分体现在新时代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中。近年来,中国学校、社区、企业等多元主体通过创建绿色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生命教育、健康和福祉教育等,丰富和创新了可持续教育的本土实践。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蓝图正在指引着当前和未来教育体系的重塑与更新,面向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目标的教育建构,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时代使命。

  大力开展可持续教育,应从以下方面着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加快推动顶层政策设计与战略布局,明确可持续教育的目标与路线图,将生态文明与可持续教育逐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实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全面渗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齐头并进的新局面。同时,要增加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学校、社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合作,构建新型的可持续教育治理结构,以充分发挥多方协同性,持续拓展可持续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为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奠定基础。

  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开拓教与学新路径。通过专题教育、通识教育、精品课堂、研发校本课程等形式加快推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与可持续教育的有效、深度融合;通过营地教育、泛游学、项目合作等形式丰富和拓展可持续教育的创新实践。要着力构建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框架,为开展可持续教育奠定良好基础。要积极推动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行动为导向、以项目合作为抓手、以跨学科学习为基础的变革式教学法,引导学习者逐步构建可持续知识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并在实践中提升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条件下采取可持续行动的能力。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多场景学习新生态。在正规教育层面,可持续教育涉及教与学的核心,不应将其视为现有课程的附庸,而应将其视为核心科目教育学习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要充分整合各类教育优质资源,通过授课和学习帮助学生提升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在非正规教育领域,媒体、社区、企业、民间组织等应更为普遍地参与及开展可持续教育相关工作,有计划地把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理念、知识等渗入各类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公众技能。

  监测可持续教育质量,建设教育质量评价新维度。要加强可持续教育质量监测,持续推进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监测工具研发。首先,评估可持续教育质量,不仅要挖掘和分析优秀、典型经验,也要关注大范围、大样本、广泛内容下的教育发展状况;不仅要分析与诊断现状,也要对未来的发展作前瞻性的导向、预测与调控。其次,要加强监测、评估与评价的深度融合,洞察数据背后潜在的规律与价值,提高社会、学校、教师、学习者对可持续教育的认知,改进具体教与学行为。最后,要结合对可持续教育规律的发现、现象背后本质问题的挖掘,实现对问题的反思以及对问题解决的指导,从而完成以测促改的完整闭环。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在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要积极开展交流和分享。可持续教育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己任,顺应时代需求为可持续社会服务。在未来的可持续教育中,更应凸显其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趋向以及人类社会的根本、长远共同利益等的相关内容。唯有如此,才能推动世界各国和地区及其人民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也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新时代的中国正朝着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目标不懈努力,如何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过程中推进教育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有机融合,开创中国可持续教育的新局面,需要我们持续关注、思考和探索。

  (关成华系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超凡系该中心研究员)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