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新疆考察调研时再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他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曾强调,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纲”,思政课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始终。
“有形”就是抓手有形、结果有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抽象化为具体、无趣化为有趣、晦涩化为易懂、深奥化为通俗,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细腻。具体说就是根据各个学段,做到教学内容螺旋上升,教学方式循序渐进。
做到“有形”,要注重教材建设。教材是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重要载体。教材应着力把理论问题转化为教学道理,把文件语言转化为教材用语。要通盘考虑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一体化,小学阶段要注重中华民族情感启蒙,初中阶段要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感知,高中阶段要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认同,大学阶段要注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铸牢、自主学研。做到“有形”,要注重素材选择。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是教学获得实效的重要元素。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要用好亿万中华儿女已经书写的历史篇章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作为丰富素材。做到“有形”,要注重讲好生活故事。思政课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要想打动学生,就要讲身边的事,讲身边的人。思政课教师要会讲故事、讲好故事,还要组织学生一起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
“有感”就是受众有感。要让学生在思政课堂上有参与感,讲授过程有代入感,评价学习有获得感,学习之后有成就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学生只有真学才有可能真懂,真懂才有可能真信,真信才可能有真情,有真情才可能唤起实感。习近平总书记说他为什么对焦裕禄那么一往情深,就是因为在上初中一年级时,政治课老师在讲述焦裕禄的事迹时数度哽咽,当讲到焦裕禄肝癌最严重时把藤椅给顶破了,他很受震撼。正是由于思政课教师有家国情怀、有传道情怀、有仁爱情怀,才能使思政课有热度、有温度、有信度。
做到“有感”,教师举止要有亲和力。教师的亲和力来源于对中华民族的大爱、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喜爱。心中有爱,方能实现亲其师、信其道。做到“有感”,教学语言要有感染力。思想要有境界,语言要有魅力。我们不妨从《平语近人》中感受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既接地气、又显底气。思政课教师要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要精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原创性论断的相关论述,把习近平总书记的经典论述渗入教学语言,增加说服力和感召力。做到“有感”,教学方式要有吸引力。目前各高校在思政课上积极采用专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打造了智慧课堂,使手机变成教学的利器,“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推进了思政课教学共建共享、互联互通,网络育人的参与度和覆盖面不断扩大,一种被广大学生推崇的“打开方式”嵌入了思政课堂。
“有效”就是教育有效影响有效。要重点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在提升中“有效”。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倡导有效教学、有效引领、有效影响、有效育人。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和真正体会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做到“有效”,要解决好教与学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生在校园里应该秉持处处皆学问、人人可为师的理念,学校要突破课堂的限制,增进各类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实现“三全育人”目标。做到“有效”,要解决好思政小课堂与“大思政课”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全社会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着力深化内涵、丰富形式、创新方法。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推动各民族学生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善用“大思政课”就要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让青年学生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融合。要教育引导广大学子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与祖国同向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自觉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坚持团结要有圆心,固守圆心,才能万众一心。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圆心,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作者李春晖系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