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做好“三手”建设 构建区域教科研中枢

  安溪,是铁观音的发源地,也是泉州市的人口大县、教育大户。坐落于此的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创办于1952年11月,是安溪县仅有的教育科研培训机构,也是泉州市“文明单位”、泉州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和“小学校长培训基地”。

  近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好“三手”建设——立足“先手”、夯实“本手”、探寻“妙手”,推进学校跨越发展,努力创办优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

  立足“先手”标准建设求发展

  作为县域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充电站”和县域教育科研的“母舰”,学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对教师进修学校的功能进行了准确定位。

  学校原址在安溪县城龙湖龙飞路8号,占地面积仅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207平方米,校园小,办学条件比较简陋。安溪县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新时期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发展,从全县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多次现场办公,把县教师进修学校摆在城区教育布局的优先位置。2020年5月,安溪县确定县教师进修学校按省级示范的标准异地重建。

  2020年8月31日,学校新址奠基,新址占地面积29.80亩,建筑面积超过30608平方米,布局和设施设备均按省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验收标准配置。同时,配套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清溪学校),作为教研训导基地学校。

  事业发展关键在人,进修学校发展的根本在教师。学校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专任教师55人。今年年底,学校还准备再遴选一批教研员,进一步充实队伍。

  现有的学校教研员队伍整体素质高,能够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学校有省特级教师2人、省学科带头人4人、市级教学名师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1人、市级骨干教师27人;名优教师15人,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7.27%;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28人,占全校教师总数的50.90%。

  制度是学校发展的有力保障。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健全学校工作制度。

  为整合全县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初中强基“壮腰”,促进县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校修订《安溪县初中学科教学联盟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安溪县初中学科联盟建设基地校职责》和《安溪县初中学科联盟建设学科核心组成员职责》;为建立有效的交流机制,促进专任教师业务学习锻炼,学校制定《专任教师到基层学校挂职(任职)工作制度》,规范听评课、课题研究、校本教研等工作要求;为促进县域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学校鼓励教研员设立教研员工作室,并制定《小学(幼儿园)教研员工作室工作制度》,以发挥教研员的引领、辐射作用,吸引一批有信念、有担当、有能力的一线教师共同成长……

  制度的建立健全,明晰了学校的发展方向。

  夯实“本手” 明德修业求立己

  近年来,为全面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学校夯实“本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研训服务能力。

  进修学校党总支在上级组织部门的领导下,在安溪县教育系统党委的指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把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火墙”,强化使命担当。

  2021年12月以来,结合全县干部队伍“提士气、抓落实、见成效”作风整顿活动,学校召开专题工作会,聚焦标准化建设和年度工作安排,集中开展“六治”“六比”活动,抓好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系列全会精神和各级党代会精神,增强学习宣传贯彻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形成强大的合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涵养,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干部作风建设,紧紧抓住思想政治工作这条生命线,以教学教研为主线,抓好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教育管理水平的工作。

  为调动教师读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全体教师的综合素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把教研队伍打造成创新型、学习型、服务型的教科研团队,学校积极开展“校长带你读”“教师共读一本书”系列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全体教职工的学习自觉,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2021年10月,学校推荐共读《静悄悄的革命》一书,2022年1月以来,中学、小学教研室全体成员先后召开三场读书分享会,大家或从书本出发、或结合个人阅历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教科研真谛,充分展示了教师的读书成果,交流共享、互促共进。

  为加强专任教师与基层学校、教师的密切联系与合作,发挥专任教师在指导教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和发现教学问题、培育教学典型方面的作用,学校建立健全县教师进修学校专任教师到中小学(幼儿园)挂职锻炼或兼任教学工作的制度。

  2019年秋以来,共有42人次到28个一线学校单位挂职。教研员到学校协助搞好课程改革、教学质量监测等相关教科研工作,参与制定、实施、总结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有的还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一线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理论业务水平;聚焦课堂教学改革,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推行先进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使教师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指导学校开展教科研活动,使教科研立足于课堂、服务于教学。

  学校强化落实“大抓教研,抓大教研”的新思路,深入调研各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增强教研部门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推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学校重视“集体诊断”视导工作,深入龙门中学、俊民中学、金火完中、前进中学、东方中学、墩坂中学、安溪五中、实验小学等数十所中小学(幼儿园),加强教育教学常规检查,培养严谨治学、从严治教的教风,通过随机听课、检查教案、作业抽查、个别交流等环节,开展教学诊断,落实“五项管理”。中小幼教研员从课标把握、教材解读、教学设计、教学课件与教学手段运用等方面,和一线教师进行深入探讨,既肯定了授课教师的亮点,又指出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给予了改进意见和建议,指导一线教师通过观摩学习同伴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为落实“双减”政策,学校积极探索“作业分层”新模式。初中数学教学联盟先行先试开展“县本小单元分层作业”项目,2022年春季在凤城中学、安溪二十中等7所学校先行先试,成效初步显现。同时,学校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磨题磨课成果,在网站上开辟“空中课堂”专栏,制作、链接优秀微课、优质习题,供全县中小幼师生浏览选用,现已录制并上传微课618节,助力师生个性化学习。

  探寻“妙手” 机制创新求突破

  安溪教育人口基数大,全县有在校生233650人。如何切实做好顶层设计,构建高效高质的县域“三级”教研新机制,强化对全县中小学教学、教研的引领?在县级层面,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立足县情,大胆创新,科学制定并大力推行教、研、训、导“四四制”。

  一是融入式教学。重点倡导“四个融入”:融入思政、融入素养、融入作业(训练)、融入测评。旨在以课标精神为指导,整合人文性和知识性、知识和能力、教学与练习、学习与评价等方面,适时合理切入教学过程,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二是浸入式教研。重点倡导“四个浸入”:浸入学科团队、浸入一线教学、浸入常态课堂、浸入课题研究。通过深入学校一线,深层或全程参与学校教研活动,借助磨题析题、观课议课、教学调研、评价反馈、课题研究等形式,了解一线教学动态、状况,指导一线教师精准施教、优化教学,破解问题、减耗增效,共研共享共发展。

  三是卷入式师训。重点倡导“四个卷入”:卷入师训项目、卷入师训活动、卷入师训实践、卷入岗位练兵。通过以全员全程卷入的方式开展教师教育教学业务培训,让参训教师真正参与主题学习,在亲身体验中更新观念、拓展视野,获得学科知识和技能,提升施教能力和业务素养。

  四是介入式视导。重点倡导“四个介入”:介入诊断、介入检评、介入测试、介入帮扶。学校要求全体教研员深入到学校或学科、班级、教师之中,开展“干预式”教学视导活动,对其教学(教研)现状进行调研、分析,诊断问题所在,提出修正或优化措施,并进行精准帮扶,促其或改变现状、补齐短板,或提质增效、赶超优胜。

  总体而言,“四四制”有力深化了全县教学、教研、师训、视导等工作,有效推动了安溪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在常态化校际、校本教研方面,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大力施行“1+N”集群模式(“1”为牵头校或基地校,“N”为若干成员校),以此加强对各级教研机构的组织与指导,目前主要有两种集群模式:

  一是学校“1+N”集群式。设立由1个龙头校牵头,相近或不同类别学校参与的片区教研中心组,其中初中分为8个教研片区,小学分为7个教研共同体,幼儿园分为6个教研片区。

  二是学科“1+N”集群式。不同学段、学科设立由基地校牵头,其他学校骨干教师参与的学科教研中心组。其中,初中学科教学联盟基地校各科皆有1所,共9所;市级以上高中基地校4所,省级初中基地校1所,泉州市级初中基地校4所。小学有泉州市级基地校1所,其余语文、数学基地校各3所,音体美学科各2所,科学、英语学科各2所,每学科相应组建学科校际教研组。幼儿园基地校共2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学校将继续抓好“三手”建设,砥砺奋进再出发,践行“明德、修业、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和以“一切为了一线教学”为引领的办学理念,深入落实“抓管理、重研训、优服务、促发展”的办学宗旨,发挥“参谋、研训、引领、监控”的职能,为全县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陈建全)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