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五个坚持” 繁荣文艺创作 ——四川师范大学在繁荣文艺创作中的使命与担当
大学是知识的播种机、文化的宣传队、人才的发源地、创新的动力场。大学在践行繁荣文艺创作的使命与担当时要围绕“五个坚持”、达到“五个高度”。四川师范大学秉承“扎根民族沃土、弘扬优秀传统”的理念,坚持以美引善、以美启智、立美育人,在新时代里守正创新、在新征程上踔厉奋发,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培养品德高尚、技艺精湛的文艺新人。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大学的根本任务。大学要引导广大文艺新人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
一是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大学要引导文艺类专业学生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发力,引导学生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
二是砥砺学生的品行修养。“志高则其言洁,志大则其辞弘,志远则其旨永。”大学要不断加强学生的道德素质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先进文艺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大力选树学生身边的优秀典型,引导文艺类专业学生弘扬正道,在追求德艺双馨中成就人生价值。
三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大学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强师资队伍、优化课程设置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理论学习与专业比赛相结合、课堂学习与专业展演相结合,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四川师范大学作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线”的基本遵循,确立了“三心四能五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践行“课程体系+成长环境”的教育理念,搭建了“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艺体类专业坚守艺术理想,践行艺术与技术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人才。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创建“美育学校”,培养大学生审美情操,多次荣获“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坚持科学研究、理论创新,努力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
大学肩负着让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的光荣使命,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品位的文艺创作理论体系是新时代繁荣文艺创作的题中之义。大学必须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为文艺界进一步创作出有思想高度、精神力度、专业纯度的精品佳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源头支撑。
一是加强纵向项目的研究和培育。大学要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艺术基金项目、省部级专项等为依托,引导广大科研工作者自觉以回答中国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为学术己任,推进理论创新。同时还要做到科研反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造能力。
二是加强横向项目的打造和孵化。大学要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省市文联、艺术剧院、文化馆等合作,联合打造艺术精品,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三是创新文艺作品呈现和传播的方式方法。大学应该激励青年学生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创新作品的表达形式、渲染方式和传播方法。
2021年,四川师范大学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5项、国家教育部门人文社科项目20项、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项目45项、四川省艺术基金项目5项。学校师生先后受邀参演了全国牛年春节联欢晚会、红色音乐剧《牦牛革命》、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全国七夕晚会等。原创作品《远山不远》斩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奖,原创作品《走祥云》荣获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提名奖。
坚持人民立场、服务社会,努力提供更多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文艺创作服务。
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这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大学在繁荣文艺创作的过程中,必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要厚植人民情怀。大学要引导师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标准,努力创作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新时代的精品力作。
二是要建立健全文艺志愿服务机制。大学要扎实开展“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送艺术下乡”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紧密结合,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同时不断增进师生的人民情怀。
三是要精准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大学要以国家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战略契机,在乡村文化产品打造、特色文化传承研究、文化产业设施建设、文艺人才培养培训及文化产业智力服务等方面贡献大学的智慧和力量。
作为首批入选国家“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全国20所高校之一,四川师范大学在普格县夹铁乡中心校和瓦达洛村小学全面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推动山区学校体育美育日常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学校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在四川大剧院举办“阳光下我们舞起来”专场晚会、“从田野到舞台”四川民歌音乐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举办“星火·丰碑”专场音乐会并入选全国百所高校“音乐党史”系列活动,受到现场观众和网友的一致好评。学校先后组织200余名师生前往达川、苍溪、仪陇、北川、普格5个县区,开展送文化艺术下乡主题展演活动,用文化熏陶营造乡村文明新风尚。学校投入资金建成理塘县卡娘村、若西村、普格县阿木村和武胜县大通村4个村史馆,对普格、理塘两县的乡村文化站、活动室进行升级改造,助力当地开展更多、更丰富的文化惠民活动。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绽放更加绚丽的时代之花。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是文艺创作的力量源泉,大学要引领师生在党领导的百年文艺硕果中汲取营养,把文艺创作和中华文化融合起来,进一步激发中华文化生命力。
一是要引导师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大学要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开展“四史”教育,让师生感悟历史伟力,激发师生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创作出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二是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大学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注重以古鉴今、贯通中西、学科协同,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时空、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挖掘出来、传播开来。
三是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普及。大学要通过文化培训、宣传宣讲、助力地方文化建设等方式全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内外普及;要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相融相通,实现活态传承。
四川师范大学建有全省首批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进教材,着力培养一大批传承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学校依托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全省重点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形成了以“一中(中华传统文化学科群)一马(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群)”为引领,以教育学科群、巴蜀文化学科群、艺术学科群为优势特色的科学研究和学科体系。学校建设有国家教育部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整合巴蜀文化资源,与省内多所中小学共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坚持国际合作、交流互鉴,努力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
繁荣文艺创作就是要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大学应充分利用其研究职能深入挖掘祖国大好河山、中国审美旨趣、当代中国价值理念、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等蕴含着中国故事的丰富资源,传播阐释近年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华文化创新成果,弘扬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认真创作更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一是深入实施文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大学可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促进国内外的文化交流、艺术交融,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二是扎实开展合作办学、促进人才交流。通过国内留学生项目让国外学生充分了解中国、走进中国、热爱中国、宣传中国。通过“N+N”模式培养更多向世界传播中华文明的使者,为青年学生今后创作更多反映积极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大学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制作和传播原创短视频,运用网络直播、“动新闻”等新的传播形态,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精髓、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四川师范大学始终围绕“1234”外事工作体系,已与26个国家及地区的110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多样的合作关系。学校坚持推动中外文化交融,建立了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韩国延世大学孔子学院、吉布提大学孔子学院等,构建起以西南边疆研究、西印度洋国别(东南亚、东北亚、非洲)研究为中心的“区域国别研究”学术集群。下一步,学校将把基础理论研究和智库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凸显西印度洋国际区域研究特色,加强中外文化交融,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大作用。
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社会主义大学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职能,肩负着繁荣我国文艺创作的重要使命与担当,要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呈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景象贡献力量。
(汪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