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刚落下帷幕,当一批新鲜面孔即将进入大学校园时,也有一批年轻人即将走出校门,走入社会,踏上新的征程。在疫情的特殊境况之下,今年的毕业季,多少显得有些艰难。2022年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达1076万人。由于疫情影响,大中小企业的就业招聘都有所减少,“学校—社会”的衔接阶段消失,对于大多数毕业生来说,先找到一份工作,就是某种“胜利”。
前段时间,不少名校生进入县域和基层工作的新闻引起广泛争议。很多人认为名校生去基层工作,大材小用了。名校生容易被贴上标签,是因为社会各界对他们寄予了更高期望,认为他们应该去更大的平台施展才华。但其实只要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真情奉献,哪里都是展示青春的舞台。也许在旁人看来“去基层”是一种退步与躲避,但也许只有名校生自己清楚,内心的追求不能只与名利画等号。
就像起初曾有很多人质疑“90后”女大学生王静回乡种地一样,认为她放弃了“走出大山”的梦想。但经过时间的检验,她不仅证明了自己的选择,还通过直播种蘑菇带领全村人致富,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由此可见,只要内心有追求就不必在意外界不理解的声音,行动和时间自然会证明一切。
社会经常给名校生贴标签,名校生自己也容易背负较重的“名校包袱”,或者眼高手低、自以为是,或者过于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而在做人生选择时,束手束脚、踌躇不前。虽然不少名校生称自己为“985废物”,但这其实是一种自嘲与解压。能够考进名校,就是一种自我证明,所以作为名校生,首先要认可自己,既不要眼高手低,也不要妄自菲薄,注重提升自我能力而不要过于在意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就像每种鲜花都有属于自己绽放的时节,每个人成功的节点也不会完全一致。
名校生应该摆正心态,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正确看待自身“光环”。作为名校生,在欣然接受赞誉的同时,也要担负起更多责任。担负起社会责任,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而是在于用有限的时间激发更大的能量,融入社会发展大潮,投身于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生动实践中。
名校生身上可能背负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但只要做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无论身在祖国的哪个角落,相信都能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不仅是名校生,对于所有的毕业生都是如此。对人生的迷茫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采取行动。当青年明白前辈铺就坦途背后的艰辛与不易时,就成长了;当青年学会挺身而出扛起自己的使命时,就成熟了。不管第一站在何处落脚,只要敢于拼搏、不懈努力,都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能量。每一个有追求的人,都能通过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路径,走到自己心向往之的理想灯塔之前。
在毕业生努力立足于社会的同时,也呼唤更多理解与支持的声音。学校尽最大努力“扶上马,送一程”,家长们给孩子少一些压力,多一分理解,社会各界也给毕业生适当的期待,给他们多一些时间去成长和证明,少一些焦虑与不安。静待花开,香气自来。
(作者张湘怡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