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深圳市福田区下沙小学 “学科+”课程集群助力城中村学校转型升级

  城中村学校提质升级是深圳市福田区落实国家优质均衡教育战略的重要举措。深圳市福田区下沙小学(以下简称“福田下沙小学”)是深圳湾畔、红树林旁一所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公办学校,起点低、基础差、优秀师资严重缺乏,是典型的城市薄弱学校。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从教育的基本规律出发,直面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革创新,大力进行基于“学科+”课程集群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下沙模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实干兴校

  积极探索促发展

  面对90%以上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首先聚焦师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提出了“养成为先”的口号,随后又发展进入了“养成为先,和谐发展”的新阶段。2016年,新一代“下沙人”明确提出了“让每个生命蓬勃向上”的新理念,开启了新的探索之旅。

  课题研究。学校引导教师以课程建设、课堂效率提高、教与学方式转变为中心开展课题研究,内容覆盖小学教学全学科、教育全领域和服务全过程。如国家课题子课题“三元联动助推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的行动研究”,广东省级重点课题“下沙小学红树林STEM教育研究”,深圳市级课题“基于习得的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研究”“小学高年段主题阅读框架下单元整合教学研究——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等;区级课题近5年来的立项和结题数都位居福田区前列,“AI背景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小学高年段随文微写作策略研究”被列为区级重点课题。如今,课题已让研究成为一种校风、一种教育习惯,让教育教学从经验主观回归科学精准的轨道。

  课堂革新。借助AI赋能:平板电脑辅助课堂学习,虚拟现实助力沉浸式学习活动,希沃一体机游戏式学习,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新型“活力课堂+”(导学、自学、互学等)模式。这打破了教与学的界限,形成了以学习为中心、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养好习惯的新学态。

  课程集群。学校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探索全员参与、全学科开发的“学科+”课程集群,力求适应城中村不同层次、不同家庭学生的需要,极大地消除了学科壁垒,强化了学科关联,使学习互动联通,激发了学生的成长活力,助力学生幸福成长。

  “语文+”课程:包括主题阅读课、随文微写作课、思维导图辅助读写课和绘本编制(与美术融合)等,增加了语文与生活、与社会、与其他学科的跨界融合。“英语+”课程:通过英国民间习俗、西方节庆活动等活动,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增加英语实践,提高英语运用能力。“数学+”课程:通过“游戏教学+希沃白板”“计算能力+小盒学生”“空间思维+一笔画”和工程里的数学等方式,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美术+”课程:通过软陶课程、3D打印、禅绕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科学和信息技术+”课程:通过红树林STEM、人工智能课程等,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道法+”课程:通过“养成教育+国旗下讲话课程+传统节日课程+团队心理健康课程”等特色课程,培根铸魂。“体育+”课程:通过运动会组织、规划比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强健体魄和阳光心态。“音乐+”课程:通过音乐与体育、音乐与阅读等方式,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和表现美的能力。

  构建体系。学校利用毗邻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区位优势,将红树善适应、乐包容、懂合作、能创新、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具象,以国家课程为主干、拓展课程为枝叶,着力构建“红树林课程体系”。红树林课程体系蕴含着发扬特区精神、培养具有红树品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是提供丰富多样课程、打造活力无限生命校园的发展路径。该课程体系构建策略包括“两化”“三重构”:

  “两化”:地方课程个性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在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地方和校本课程以跨学科融合的项目式学习为主,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三重构”:重构学习形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重构学习资源,探究构建线上线下的优质资源库;重构学习场景,通过AI赋能,构建跨学科、无边界的学习场景,让学生与有价值的信息源建立广泛联结。

  发展教师。鼓励教师积极学习运用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的思维模式开展教学。近5年来,学校教师在信息化比赛和科技比赛中有73人次获奖,开发了市级好课程4门、区级品牌课程3门、特色项目7项。

  综合评价。借助AI赋能,探索以增值评价为代表的综合评价体系。首先,知识技能评价。通过信息技术支持课前预习、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环节的测评,评价学生的知识增量;技能学科对比前后测评结果,评价学生的技能进步幅度。其次,身心健康评价。利用班级“优化大师”,让教师、同伴、自己、家长协同评价,在记录品德心理、行为习惯、身体素养的同时,给学生指明改进的方向。再其次,个性特长评价。每年举办灵活多样的作品展示(软陶、书法等)活动,给学生搭建丰富多彩的技能展示平台,引领学生发展个性、培养特长。

  家校联动。建设学校、家庭、社区“三元联动”教育生态。一方面,聘请专业人士设置家长专项培训课程,对特殊儿童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家长进行培训。另一方面,鼓励家长发挥特长,围绕艺术与审美、生活与劳动、科技与创新等模块,开发了多元、丰富的家长课程,定期为学生授课。现已开设艺术与审美、生活与劳动、科技与创新、阅读与分享等初具形态的系列课程。

  谋变求新

  着力构建“下沙范式”

  经过几代人尤其是近6年的实践,福田下沙小学以学生幸福成长为目标,形成了城市薄弱学校转型升级的可复制的“下沙范式”。

  一是形成了“学科+”课程集群(下图所示),奠定了学科整体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形成了全员参与、全学科开发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增强了城中村教师职业认同感、事业幸福感和工作自信心。

  二是构建了红树林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获评深圳市优秀课程,学校也因此被确定为深圳市和福田区的课程建设基地。

  三是构建了AI赋能“五学”混合式“活力课堂”学习新模式,打通了课内外界限、教与学界限,提升了城中村学生的综合素养,激发了他们的成长活力。

  四是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教科院、大学“五位一体”的教育生态。学校主导,家长参与课堂打造、课程研发,开设系列亲子课程,社区提供文化和环境,支持学校建湿地课程,创编了“红树林STEAM”课程。教科院提供政策和业务引导,大学教授随时提供智力支持。

  五是办学理念深入人心。“让每个生命蓬勃向上”的办学理念不仅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操守,也为社区群众所称道。近3年来,要求到福田下沙小学就读的学生每年以两个班的速度增加,在校学生人数从原来的700多跃升到如今的1700多,学校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深户生数由少数跃升为多数。

  六是涌现出一批影响广泛的特色课程,例如校园足球课程。学校被评为全国、广东省、深圳市优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园足球“三·三”模式已经作为深圳市的校园足球发展模式。“三·三”模式,即“三元联动”的足球发展路径、“三域融合”的足球校园文化和“三维评价”的足球助推体系。“三·三”模式使学校形成足球“踢”进课堂、“玩”出健康快乐的活力校园,培育了学生的体育精神与核心素养,使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以落地。又如,红树林STEM课程由植物家园、鸟的天堂、湿地生态课程、水质保护四部分组成,还包括美术软陶课程、英语绘本课程、儿童阅读课程、口风琴特色课程等。

  七是综合评价初见成效。除了上文提到的知识技能评价以外,还包括两方面的评价:第一,身心健康评价,即利用班级优化大师APP,做到教师即时评价,同伴、个人、家长协同评价,在记录品德心理、行为习惯、身体素质的同时,给学生指明改进的方向;第二,个性特长评价,即每年举办课程嘉年华,给学生搭建张扬个性的展示平台,引领学生发展个性、培养特长。

  追求卓越

  努力打造新品牌学校

  福田下沙小学一直致力于“学科+”课程集群的实践探索,成就了教师、幸福了学生,让学校由一所城市薄弱学校成功转型升级为优质品牌标杆学校。

  一是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首先,国测数据持续向好。近3年的国测数据显示:学校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兴趣、行为习惯、创新能力四项基本素养都比原来有了大幅提高。其次,综合素养不断提升。因学生学习成绩优异,足球、软陶、外语、舞蹈等特长突出,使福田下沙小学一跃成为区域内优质学校。再其次,生源数量逐年递增。2015年以前,学校生源还严重不足,仅靠教育部门调剂外校学生来补充。近几年情况逐渐逆转,生源人数逐年递增,且深户学生人数首次达到48%(截至2021年)。

  二是教师专业能力、自信心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学科+”课程群实践探索出的教师全员参与、全学科开发的城中村学校学科改革模式,激发了教师干事创业的热情,促进了教师专业成长,增强了教师职业幸福感。骨干教师2019年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量达到20篇,深圳市教学技能大赛的获奖人数从2011年到2019年翻了一倍,许立、郑勤裕、欧阳美娴和崔冰冰4名教师分别获准成为福田区英语、美术和道法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三是学校获得多项荣誉。学校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优秀特色学校、湿地学校、广东省信息技术中心学校和省卫生健康示范校荣誉称号。红树林课程体系获评深圳市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学校还被确定为深圳市福田区课程建设基地校、深圳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和市教科研基地。

  四是“学科+”课程集群的实践效果显著、影响广泛。包括北京、上海、河南等近10个省份和广东省的河源、肇庆等市先后有200多所学校来福田下沙小学参观学习,陕西省凤翔区雍城小学、福田区华新小学和南华小学等先后派教师入校跟岗学习。学校办学模式、经验被国内多家主流媒体作为典型案例报道。

  (杜丛英)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