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校理论> 文章详情页

将学生评价改革核心理念融入育人全过程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良好育人生态,培养身心健康、勇于担当、知识专博得兼、实践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推进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目标。近年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要求,注重系统谋划、整体发力,妥善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新举措、新手段、新方法落实落细落地学生评价改革,着力构建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富有时代特征和绿色教育特色的教育评价制度与机制,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五育”评价相辅相成

  在推进学生评价改革过程中,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基于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探索与实践”作为省属高校校长开局项目,从顶层设计谋划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改革。在党委会、校长办公会、专题会议、学生座谈会对学生评价改革关键问题进行充分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出台《学生评价改革工作方案》《德智体美劳“五育”各子项的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确保做到“五育”并举、“五育”互渗、德育贯通。

  学校统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将“五育”及其评价融入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供应链管理”课程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课程负责人和团队分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依托学校办学特色和育人优势资源,开发“林学概论”“生态文明导论”等充分彰显生态文明且育人成效明显的特色课程。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参与的新型生态特色体育教育体系,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以体育人”。坚持思想引领与艺术教育一体推进,组织青年学生参演《半条红军被》民族歌剧等,引导其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共性与个性评价相统一

  基于人才培养总目标,学校按照“通专结合、分类指导、个性培养”原则,全面施行“213”人才培养模式,即对本科生实行“两阶段培养过程”“一个共同基础”和“三条培养路径”。“两阶段培养过程”采取“2年+2年”两阶段培养模式;“一个共同基础”旨在培养学生在价值形成、知识获得和能力成长方面的共同特质;“三条培养路径”即从第三学年开始,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潜能和学业规划选择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中的一种课程体系,从而形成同一专业下个性化的成才路径。自主设置智慧林业交叉学科,推动专业升级改造,新增经济林、家具设计与制造等新农科专业,以及人工智能、供应链管理等新兴专业。将德智体美劳“五育”有机融入2022版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把新农科、新工科、新文科建设理念和要求融入其中。强化基础学科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学校获批生物科学领域湖南省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主客观评价内在一致

  学校修订完善《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探索具有普适性、全面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德育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德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学生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学生德育评价的基本分指标包括政治思想、理论学习、道德品质、法纪意识、集体观念、人文素养、生态理念等部分,采取等级计分制,以百分制形式体现,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管理办法。德育评价采取学生自评、班内互评、学院审核相结合的方式,达成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的内在一致。体育评价为避免评价主观化,采取考教分离模式,同一时间段学习班级采取教师互换评价模式,打破“刻板印象”“熟人给分”,给学生公平公正的评价环境,培养学生诚信为先的良好品德。学校以新机制、硬指标完成2021级学生德育、体育综合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崇德向上、全面发展的积极性,学生反映良好。

  结果与过程评价前后贯通

  学校将学生发展视为一个连续不断的成长增值过程,以优化调整课程考核方式、强化第二课堂考核为突破口,实现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机融合。通过优化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教学全过程考核方式,明确具体过程性考核标准,调整平时成绩考核权重,建立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统一的学习考核评价制度,动态掌握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督促相关学院及时调整改进考核形式,不断提升评价考核工作的规范性、准确性。学生修读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即过程性考核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比为40%—50%,从而改变一次性结课成绩评价模式。2021年,为考查学生学业成就净增值情况,学校对5242名学生进行学业预警,其中一级预警218人、二级预警130人、三级预警315人、四级预警4579人,做到了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前后贯通。

  校内外评价有机衔接

  学校整合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基地等100余个实践平台,建立500余个生产实习基地,建成鲁班工坊、裕农直播室、树氧循环商店及文创阁等50余处实践场所,按照教学计划扎实开展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并将其纳入德育评价。将劳动教育作为实践育人重要途径,通过“劳动周”“劳动月”方式,组织学生集中或轮值轮岗开展校园责任区卫生保洁劳动实践活动。擦亮林业类高校底色,办好特色劳动实践教育,将“林业、生态”理念融入劳动实践,将识花认树技能作为学生的基本劳动素养,激发学生学林爱林的兴趣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深入开展“勤工俭学+劳动实践”“心理健康+劳动实践”“志愿服务+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劳动实践”等活动,促进资助育人与劳动育人相结合、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实践活动与德育相结合。在实践育人过程中,让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第三方机构等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实现校内外评价的有机衔接。

  师生评价良性互动

  充分利用教研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辅导员、班主任和专任教师深度参与学生评价改革,持续推进“以评促学、以评促教、以评促管、以评促改”,师生对新修订的评价制度知晓率达100%。2021年,校院两级专兼职督导共听课3000余次。本科生参与评教覆盖面为100%。共评选各类奖学金获得者和先进个人1.4万余名,评选过程公平公正,师生对评选结果的满意率为100%。同时,坚持智育评价结果在研究生推免、国家奖学金评选中的主体地位,并作为学生评优评先的参考依据。在学生评价标准编制、具体实施和评价结果反馈中,强化师生互动,主动邀请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着力形成积极、友好、平等的评价关系,使学生评价成为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温度计”,更大程度激发学生全面成长进步的主动性与内驱力。

  构建良好育人生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永远在路上。随着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全面评价改革必须顺应新时代发展大势,在改革中提升,在实践中完善,把学生评价改革核心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全过程,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打造“量身定做”的科学评价体系,助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作者廖小平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校长)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