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课不仅仅要让教研员讲给我们听,更要我们自己做出来”“完全颠覆了我对听评课教研的印象,我不再为参加教研活动而耽误其他事感到后悔”……近日,福建省上杭县一所农村小学的教师经历了一场不一样的教研活动后,在微信群里写下了这样的感悟。
一场别样的教研活动,撬动了上杭教师对听评课教研活动的新认知。“这是我县探索研制的‘三环六段’求真校本教研模式研究成果在基层学校的一次推广与应用。”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高四华说,“教师之所以喜欢参加这种教研活动,源于他们经历着真问题、真参与、真互动、真实践的深度研修历程,有着强烈的获得感、进步感。”
一个县级教研部门如何探索与推进听评课教研新模式落地?上杭县教研部门分“三步走”。
反思批判,把脉听评课教研的真问题
听评课是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最为普遍的形式,然而当下不少学校的听评课教研活动看似花团锦簇、一片繁华,实则一地鸡毛。不少教师把听评课教研活动异化为“签到——记录——考评”程序性事务工作。即使是名师主阵的听评课活动,教师也只是“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不动”而已。如何跳出传统学科听评课教研活动“想爱爱不来”的怪圈?上杭县教研部门组织学科教研员走高校、下基层、进课堂、访教师,把脉、梳理传统听评课教研活动的痛点。
我们发现,听评课流于形式的原因主要在于教研活动组织的缺失,最终导致教研主体——教师行走于教研的边缘,缺乏深度参与。具体表现为:“只看无问”,教研问题不具体,缺乏任务驱动;“只到不研”,教研准备不充分,缺乏介入积累;“只记不辩”,教研主体不投入,缺乏互动交流;“只听不做”,教研成效无实践,缺乏迁移运用;“只例不展”,教研课例无关联,缺乏举一反三。据此,上杭县教研部门将听评课教研活动的评价视角由强调数量充足转向质量提效,加强听评课教研活动的内涵建设,开始了构建“求真”校本教研模式的探索之路。
深度“卷入”,助推听评课教研的“真参与”
教研活动要有效支持与促进教师学习,离不开相关教育理论的指导。为此,上杭县教研部门积极借鉴深度学习、项目式学习、主体性学习、结构化学习等前沿教育研究成果,以典型课例为载体,不断探究与优化听评课教研活动,探索并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集体备课—尝试作课—互动辩课—现场改课—二次上课—提炼立课”的“三环六段”听评课教研新模式。
这种教研模式以教师深度“卷入”为活动特征,促进了参研教师由客场到主场、由旁观者到参与者、由“无我”到“有我”的转变。
一是研究对象的全程卷入:无论县级教研员、学校名优教师、校级领导,还是上课教师、研讨教师,研究活动伊始都被安排到各教研小组中,每一位教师以平等身份全程参与教研活动,改变了传统听评课局部参与、个别参与的局面。
二是研究问题的全线卷入:以源于教学一线的典型问题为主线,问题研究贯穿于集备、试课、辩课、改课及炼课全过程,以特定研究问题助推深度研究,克服传统听评课主题不集中、随意散乱,缺乏经验碰撞与互动对话的不足。
三是研究方式的全员卷入:无论尝试作课、辩课交流,还是二次上课,都是在小组合作研讨的基础上,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展示对象,少了旁观者多了局中人。
四是研究课例的全面卷入:以典型课例为抓手,通过“试课—改课—炼课”的递进式推进,开展“一课二上三拓展”结构式研究,实现了试上课与改进课、一节课与一类课的沟通与关联,让教研成果可视并得以迁移。
立体辐射,做强听评课教研的真推进
在深度卷入的基础上,上杭县教研部门更进一步提出了“学科细化,学段拓展,立体推进,整体提升”的听评课教研成果推广新思路,做强做大“三环六步”听评课校本教研模式。
学科细化。根据学科领域内容划分,要求各校运用“三环六步”听评课教研模式,分学科、分领域、分板块对相关教学内容,根据“研一课通一类”范式开展有计划、有阶段的实践研究,让大部分教师能上好学科领域大部分的课。例如小学数学教研组根据“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4个领域,策划了14个典型课例研究,以覆盖小学各领域的教学,形成鲜明的一类课教学模式。
学段拓展。将小学听评课教研模式拓展到幼儿园、中学等学段领域,根据学段教学要求、教师专业素养状况、学科结构特点等,创造性加以运用,形成具有学段特色的教研模式。
立体辐射。迁移与运用“三环六步”听评课教研模式的精髓,用于全县片区教研、教师竞赛、集体备课、学科培训等各类教师研训活动,全面提升教师参与研训力度。例如,上杭县在开展学科集体备课中,探究形成的“问题引领,前有介入—重于碰撞,中有交流—服务教学,后有移植”的学科集备范式,与“三环六段”听评课教研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总之,校本教研只有着眼于高质量发展,才能为学校教育教学发挥支撑作用。听评课教研活动不能墨守成规,而应强调主体精神的彰显、教研对象的卷入、教研问题的聚焦、教研过程的经历、教研成效的辐射等,不断丰富与加强教研活动的内涵建设,增强教师对听评课教研活动的认同感和参与度,真正为教师自身专业成长赋能。
(作者黄毕年系福建省上杭县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