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托管长春市九台区西营城中心学校的办学实践

  名校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长春答卷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托管长春市九台区西营城中心学校的办学实践

  乡村教育振兴,基础设施要硬起来,乡村学校要亮起来,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要强起来。其中,如何发挥好名校的引领辐射作用和助推器作用,以强带弱助力当地教育均衡发展?吉林省长春市十一高中是吉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作为一所拥有77年办学历史、文化学府气息浓厚、教育教学成果斐然的领军学校,2020年与长春新区教育主管部门合作,派出管理团队托管长春市九台区西营城中心学校(以下简称“西营城学校”),勇毅担当,为当地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为名校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交出了一份成绩斐然的长春答卷。

  理念先行

  “老树发新芽,枯木又逢春”

  长春市十一高中多年来秉承“树人固本、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传承优秀办学传统,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同时也承担社会责任,发挥名校办学的辐射作用。

  西营城学校距离主城区50多公里,是一所普通的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原隶属于长春市九台区,2018年1月划归长春新区管理,仍沿用原来的校名。

  要改变一所学校,重要的是改变发展理念。长春市十一高中于2020年托管西营城学校后,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全面建设具有学校特色、长春气质、中国灵魂的高水平农村义务学校;确定了学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明确了学生发展标准——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追逐梦想、规划人生,海量阅读、深度学习,彬彬有礼、从善如流,自主发展、领导未来;确定了学校德育理念——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长春市十一高中结合本校30年的学法研究传统,总结出建设供需课堂、思维课堂、文化课堂、翻转课堂的课堂学习方向,建立了围绕目标、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课堂教学范式,拥有成熟的成功经验。但这些经验不能简单地套用,经过仔细论证,十一高中帮助西营城学校确立了“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主导课题,并在中国教育学会正式立项。同时帮助西营城学校明确了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理念的变化仿佛和煦的微风吹过,树木抽出了嫩绿的新芽,平静的水面泛起了充满活力的涟漪。

  教师提升

  “玉壶存冰心,朱笔写师魂”

  西营城学校的教师平均年龄47周岁,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为乡村教育奉献了近30年,教育过这片沃土上同一个家庭的两代人。有很多教师在这所学校读书,毕业后又回到这里从教,对这所学校很有感情,对这里的学生和家长也很有感情。他们需要的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唤醒教育情怀、以先进的教育思想走出职业倦怠、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托管团队首先从转变思想做起,开展“凝心聚智,绘就宏伟蓝图”“党旗飘扬责任担当,理念引领文化树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等系列专题培训,触动了教师的心灵,使教师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职业,更是改变乡村、改变未来的事业;教师的工作并不是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而是充满新鲜感、充满挑战的工作;教育的过程也不是简单地教授知识,而是帮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唤醒学生潜能的过程。

  思想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过程与方法问题。为了帮助教师提升专业能力,学校邀请中央教科院、中国教育学会、吉林省教育学院、长春市十一高中的专家,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培训。课堂教学采取分组合作的方式,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思维导图为工具,用课前导学图、课前感知图、课中流程图、精细图、凝练图、评价量规串联整体课堂教学过程,实施课堂重构。学校在每一个环节、每一段过程都安排了有针对性的培训与指导。教师们逐渐发现,虽然自己讲得少了,但学生接受得更好了、掌握得更扎实了、应用得更灵活了。教师们深切认识到,这就是长春市十一高中提倡的“让真实学习真正发生”,这就是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实践。

  教学思想逐渐更新了,教学方式逐渐变化了,教学方法逐渐灵活了,教育研究的热情也逐渐浓厚了。在长春市十一高中“基于文化树人背景下小初高一体化育人方式的实践与研究”和学校“以思维导图为工具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实践研究”主课题的引领下,教师申报了30多个相关的子课题,用科研的思路与方法实施教育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逐渐提高,在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奖人数大幅度增加,各级骨干教师数量显著增长。

  学生发展

  学习特长两手硬,农业科技展风采

  长春市十一高中指导西营城学校结合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建构了崭新的发展方式。

  一是帮助更多的学生升学。学校把全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核心工作,大胆实施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应用思维导图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让课堂充满活力。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之下,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了,参与学习的热情更高了,探究问题的难度也逐渐加深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因为同伴之间的帮助与支持不再游离于课堂学习之外,逐渐得到了成功的喜悦。不爱学习的学生逐渐少了,整体教学质量提高了。

  二是努力培养学生特长。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西营城学校开设了书法、剪纸、绘画、非洲鼓、民族舞、拉丁舞、计算机编程、无人机、机器人等20多个社团。西营城学校是全国冰雪项目特色学校,在开展冰雪运动项目方面有优良的传统。在保持冰壶、越野滑轮、雪地球、轮滑等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长春市首支校园冰球队,冰雪项目社团参加国家、省、市各类比赛,屡获殊荣。

  三是培养学生的农业科技意识。西营城学校根据农村学校的地理特点和自身环境特点,建设了生态农业创客基地。基地包含了农业创客实验室、大田作物种植区、班级蔬菜种植园、动物养殖观赏园、果树种植园、东北常见树种课程区、湿地保护课程区、草甸生态课程区等,开设了农业生产劳动、蔬菜种植、农业科技类、动物饲养、树木知识、昆虫知识、生态环境保护、中草药种植、菌类生长、科学育种、野花野草种类、植物美化等十余门特色课程。并与吉林农业大学、街道农技站结成共建单位,邀请大学教授、本地农业专家为学生开设讲座、指导实践,将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劳动、科技知识、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让农业科技意识在学生心中萌芽。

  四是引导学生学习技能。学校通过生态农业创客基地设置各类特色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并鼓励进入技校的学生通过技能奉献社会、安身立命。学校开设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对农业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优先选择农业类学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学生会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改变家乡,成为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领域的带头人。

  社会共建

  强物质基础,育精神文明

  从托管西营城学校开始,长春市十一高中派出的托管团队就努力与当地多方联系,共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许雪飞校长关于农村孩子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教育改变孩子与农村的未来,承担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责任的讲话,得到当地相关负责人的高度认同。街道拿出专项资金,对学校前后两条路的路面进行了硬化,解决了师生进出校园不方便的问题。连续两年街道农民艺术节,学校师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特别是学生社团表演的民族舞、非洲鼓、拉丁舞,让家长不敢相信,舞台上神采飞扬的孩子,就是自己家里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孩子。

  教育需要的是付出和投入。托管团队的领导周一到周四都住在学校简陋的宿舍里,一方面是因为离家太远,另一方面是可以组织初三学生免费在学校上晚自习,这种免费的晚自习一直在持续,即使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行线上授课,托管领导组织的线上晚自习仍然在继续。

  从2020年7月至今,托管团队领导发动捐款、捐物累计近百万元,帮助学校铺设悬浮地板的篮球场和排球场、添置办公设备、购买教学软件、改善文化环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长春新区也加大了对学校的投入力度,修建了室内水冲厕所、新增了语音教室、改善了教工食堂。这些硬件的改善,极大地增强了师生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2021年8月23日深夜,暴雨骤降,山洪暴发,学校大门被冲毁,许雪飞、张昌生两位校长冒雨组织保安抗洪自救。午夜时分,街道相关负责人也赶到学校,组织人员帮助学校处理灾后事宜,研判师生到校的安全保障。天未亮,两位校长驾车踏查校车路线,发现行车隐患立即联系街道排除。那天早上,很多家长都记住了那两个疲惫而又坚定的背影。

  物质条件改善了,更要有精神与思想的变化。托管团队领导亲自主讲了多场家长培训会,让家长认识到,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要做好家校沟通、要注意对孩子的陪伴、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给孩子作出表率……

  托管之初,家长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用他们的话说:“学校还是那个学校,能有啥变化?”但是托管一年之后,家长的评价变了:“十一高来了,咱们学校不一样了。”以前,西营城学校小学部每年都有五六十名毕业生选择到市内上学,而2021年暑假开学,大家欣喜地发现,共有20多名原来在其他学校读书的学生转学回来。留下与回归,是对学校极大的鼓励。

  教育需要情怀,用情怀去感染、带动身边的人,变化才会潜移默化地发生。教育承担的不仅是教书育人的责任,还有教化育人的责任,而农村学校更肩负着助力乡村振兴的责任。长春市十一高中推动品牌远程裂变,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展现了名校应有的担当。(刘丽娟 许雪飞 张昌生 马振辉)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