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论·“教育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系列评论之三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战略部署的实招硬招,是中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关键举措。上线消息一发布,浏览量就不断攀升,赢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点赞。
丰富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是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持续建设与充分应用的应有之义。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既映射全社会对数字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预期判断,又关联每个人对数字教育高品质消费的满意状态。丰富数字教育资源供给应坚持以促进孩子的实际获得为着力点,聚焦多种力量强化供给效用,增强智慧教育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书写好新时代中国数字教育赓续推进的新篇章。
一是激活供给启发力。数字教育资源既要强调“供”,又要强调“用”。供给不仅仅是把教育资源推到孩子面前的屏幕上,还要深入考虑怎样使用教育资源以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成长优势,启发他们理性确定使用预期。有无教育资源是基础性维度,能否充分使用教育资源则是拓展性维度。从用资源支持内容学习到充分使用资源服务自我教育,是孩子需要经历的过程,这正是激活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的深层次原因。孩子天生具有强烈的个性差异,对于知识的学习不是一定“一学就会”“一练就对”,而是遵循着特有的学习规律,经历着特定的学习过程。带着高水平的启发感提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比单纯机械操练的效果要好得多。家庭和学校都应多创造资源条件增强孩子的启发感,善于引导孩子把数字教育资源所体现的理念、知识、价值、方法纳入自己的认识结构,活学活用资源,有效化解焦虑。同时,要善于引导孩子提升应对错误、挫折、困难、挑战的能力,让他们在成长中多一些领悟启示和自我调整,不断丰富自己的优势资源池,这样才能迸发出更强大的成长后劲。
二是探索供给诊断力。家长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希望准确及时知道孩子学习的问题出在哪里,数字教育资源在这方面提供相应判断支撑的空间还很大。在疫情应急以及常态化防控阶段,数字教育资源供给有了覆盖力,就基本解决了量的问题。在孩子逐渐深度使用数字教育资源的阶段,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要及时从覆盖力转向诊断力,满足对更高水平教育质量的追求。诊断力是数字教育资源一经供出就要紧跟考虑的工作,关系着学习者对数字教育资源体验的第一印象。可以说,诊断力支撑是数字教育资源自带的应用场景。探索供给诊断力要坚持问题导向,采用尽可能多的办法聚合各路信息,提供给家长一个可信任、可实操的问题解决路径;要坚持科学精神,尊重孩子成长的基本认知规律,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中形成相对一致的认知共识;要畅通认知循环,充分发挥同辈学习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在互观互学互助中激发学习兴趣,形成持久的学习动能。值得注意的是,家庭和学校要针对孩子的不同风格特征和特定的学习进程进行诊断力精准投放,将其转化为孩子学习的内在动力,形成持久的正反馈效应,避免简单利用诊断力作为标准强迫孩子学习。
三是凝聚供给协同力。学习者不想等也不愿等已然成为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的常态化境遇,而这倒逼供给协同力的提升。协同力影响效率,凝聚供给协同力才能精准提升供给效率。协同力不仅是标准化的问题,还是组织力的问题,尤其在大规模用户、应急式需要、多切变条件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更显关键。和以往单向、垂直的组织系统有所不同,数字教育资源供给的组织系统是垂直和扁平混合、个体和团组融通的复杂结构。多部门、多团队、多链条协同制作、审核、传输、上线资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每一项业务内容可能是一个渠道来源,也可能融聚多个渠道来源;每一个业务主体可能是同部门人员,也可能跨部门、跨领域,甚至跨单位。凝聚供给协同力既要把问题、目标、行动、结果相统一,又要把思想、思路、方法、人力相统一,构筑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同向发力的“统一战线”,凸显机制灵活和绣花功夫并联、供给链条完整和组合要素变化并联、组织运行保障和标准规范参数并联的教育治理数字化转型新模式。对于技术研发而言,协同力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底层逻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在改变着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
(作者赵兴龙系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