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未成年人线上社交产品的使用及其权益保护”课题组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家中“经常有”大人不尊重孩子、家人各自上网不交流、因为上网与父母吵架、家长经常唠叨等情形时,孩子每天使用微信很多次的比例更高。与“几乎没有”不尊重孩子情况的家庭相比,每天用微信好多次的比例相差约11个百分点。研究表明,家庭的氛围、家长的情感支持对孩子正确使用社交软件起着关键作用。
有人说,家庭是一个讲情而不讲理的地方。这句话不仅适用于调节家庭关系,也同样适用于指导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社交软件的过度使用,不少家长苦口婆心讲道理、声色俱厉立规矩、讨价还价“做交易”,往往效果并不佳,甚至适得其反,更不乏引发亲子反目的案例。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因为家长没有找到问题的病根,当然也就做不到对症下药。事实上,孩子无论是喜欢长时间在线进行社交,还是热衷线下的朋友圈,都是为了满足内心的情感需求。家长只有始终能提供正确的情感支持,才能避免孩子出现过度使用社交软件的行为。
无论何时,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都是孩子最渴望得到的心理慰藉,甚至是一些人穷其一生的追求。在心理咨询案例中,有事业非常成功、人前光鲜亮丽的成年人因为从小没得到过父母的一句肯定而痛苦许久,乃至在父母过世后都不能释怀,不得不向专业人士求助。对于孩子而言,建立安全健康的依恋关系非常重要。年幼的孩子常常通过察言观色、吵闹黏人,甚至制造麻烦等方式不断确认父母的爱是不是还在。但不解其意的家长却对此不胜其烦,有的索性甩一个遥控器或手机给孩子。看着电视、刷着手机,孩子果然安静下来。所以,孩子最初接触到的电子产品绝大多数来自父母。而“电子保姆”所带来的最大问题,还不是伤害视力或造成沉迷,而是成为阻隔在亲子之间的“第三者”,损害积极亲子关系的建立。研究发现,当父母和孩子都在家时,成年人通常每小时会完整说出近1000个词汇,而当电视被打开后,孩子接收到的词汇量会大幅减少。父母与孩子之间接触和交流沟通的时间越少,亲子间的稳定情感联结建立就越困难。孩子会转而寻求电子游戏、短视频和社交软件等其他途径满足内在的心理需求。由此可见,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如果缺失来自家长的正确情感支持,就可能为孩子长大后过度使用社交软件埋下祸根。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其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情感需求更为多元,这个时候就更需要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特别是高质量的陪伴。但不幸的是,研究发现20%的家长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有效互动,三分之一的家长觉得与孩子玩很无聊。如果在陪伴孩子过程中,家长总是玩手机,不仅会对儿童注意力的培养造成消极影响,也为其树立了负面榜样。因此,家长自己要首先放下手机,与孩子一起读书、玩耍,讲解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倾听他们的表达。面对面的沟通至关重要,因为这是孩子理解自己语言带给他人影响的唯一途径。父母的高质量陪伴更是治愈孩子心理问题的良药。
当孩子开始使用社交软件时,很多家长一下子由最初的不以为然转向绝对的控制。试图通过喋喋不休的讲道理、强制卸载的死命令,甚至恐吓威胁的硬手段予以制止,这些当然不是恰当的做法。因为出现过度使用社交软件的情况时,孩子常常已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和逆反心理都很强,硬碰硬只会两败俱伤。这时,家长先要冷静头脑,以理性战胜情绪。对于青少年而言,禁止其接触信息技术工具是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家长大可不必因孩子着迷社交软件而惊慌失措,要认识到这只是孩子与人交流情感的一个手段,应该做的恰恰是通过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使其心理需求得到部分满足,这样才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孩子使用社交软件的频率。
为此,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真诚交换观点,了解其内心想法,表达自己的关切,取得情感上的认同,进而与孩子一起分析社交软件使用的利与弊,探讨更好的使用方法,鼓励孩子自己制定使用规则,家长只是起到指导、建议和监督作用。当问题严重到仅凭家长和孩子都无能为力时,则应求助于专业机构或专业人士。在这一过程中,家长要始终给予孩子理解、包容与无条件支持,要让孩子相信家长的爱是无条件的、家永远是可以依靠的港湾。
(作者王新波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