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打造“专创融合、校企协同、多元汇聚”平台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正在蓬勃涌动,无数青年的梦想被点燃。助力青年在创新创业的奋斗中绽放光彩,是教育人肩上的新使命。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在全面贯彻落实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部署上,立足全面深化产学教研融合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结合理论研究和长期实践,打造出“专创融合、校企协同、多元汇聚”的一体双翼创新创业育人平台,着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专创融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学校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构建出“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培养目标“三业融合”。学校大力推动“专业、产业、就业”“三业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交叉、渗透、融合。学校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创建创新创业实验班20余个。其中“电子商务实验班”是学校与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共同开办的实验班,实验班学生不仅可以得到企业电子商务师的亲自授课,在假期还可到生产一线从事电商实践工作。

  师资队伍“三师融合”。学校重点打造一支“专业讲师+创业讲师+创业导师”的“三师型”高水平创新创业导师队伍,选拔具有相关经历的教师作为创新创业的专业讲师;聘请能工巧匠和专业负责人担任创业讲师,负责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训;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和优秀校友担任创业导师,全方面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的具体实践。目前,学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中有专业讲师35名(其中专业教师26名)、创业讲师23名,并建成了由49名行业企业优秀人才组成的创业导师库。同时,学校建有“章强大师工作室”等5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和26个教师科研创新团队,教师离岗创业1人,在职创业10余人。

  课程体系“四层融合”。学校在专业课程体系的“通专实选”四个层次上融入创新创业课程。一是通识课层面,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就业指导”必修课,注重理论与实训相结合,为全校学生普及创新创业知识,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二是专业课层面,依托学校管理工程学院的相关课程,面向全校分专业开设了“中小企业管理”“公路施工会计”和“中级财务会计核算”三门创业类课程,作为各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能力;三是在实践课层面,融入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的内容,锻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四是在选修课层面,增设创新创业选修课学分,开设服务于创新创业的选修课程20余门,内容涵盖创新创业类、实用服务类、企业管理类、信息技术类、个人理财类等多个方面,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创业学习需求。

  教学过程“四环融合”。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实践、实习、考核四个环节。在教学环节实施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环节构建由专业岗位过渡到管理岗实习的培养路径;在考核环节建立以能力为核心、以过程为重点的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并将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成果认定为专业课程成绩或专业学分。学校已完成集32门课程106个班次“教、学、做”于一体的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实施87个班次的小班教学,以过程化考核为主的课程已经达到50%以上,采用非标准答案考试的课程已达到20余门,已建成“慕课”6门,使用“超星”和“智慧树”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课程达到20余门,建成理实一体化教室57个。

  “校企协同”完善创新创业育人实践基地

  学校创新“学校引导、企业搭台、学生唱戏”思路,采取“案例协同”“经营协同”“资源协同”“产教协同”四个举措,打造创新创业实训、实战、孵化和实习基地。

  案例协同,建成创新创业实训基地。由合作企业为学校提供真实创新创业案例,并利用学校专业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作为创新创业项目的生产条件,以“学校实训条件+企业案例”的“案例协同”机制建设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经营协同,建成创新创业实战基地。学校提供场地,企业和社会机构提供资源、资金及项目,建成学生创业团队进行自主经营、管理的“学校场地+企业经营项目”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目前,学校已建成“建筑装饰与艺术设计工作室创业实践基地”“道路运输车辆监控服务平台创业实践基地”等19个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资源协同,建成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学校积极引入企业、行业、社会等多方资源,共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形成“学校平台+企业资源”的“资源协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机制。目前,学校已建成“E通电商创业孵化基地”等6个孵化基地和“路语桥”等6个众创空间。同时,将孵化基地按照创业项目、创业指导教师、创业服务的专业属性等分别归属到相应的专业集群孵化基地进行孵化和实践。

  产教协同,建设“专业+”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学校将产教实体、校外创新创业示范园、厂中校作为校内学生创新创业实习、校内教师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的常驻机构,以“学校学生+企业平台”的“产教协同”模式建设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学校建立了两个校外创新创业示范园,建立了交通工程档案培训中心、路桥施工教学基地等7个“厂中校”。同时,学校通过江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交苑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等产教实体平台,组织师生参与交通项目建设,先后完成了工程勘察设计、试验检测、咨询监理1000余项。

  “多元汇聚”共襄“双创”教育工作盛举

  学校聚合教学、实践、科研、行企、文化等五类多元化资源,丰富创新创业育人渠道,实现全方位、多渠道育人。

  聚合教学资源,整合“双创”学习内容。学校将课程、实训和实训资源按照专业群进行聚合,实现相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实训项目和实训条件建设的互融互通。学校建有网络课堂平台、教学资源库平台、精品课程平台等5个向社会开放的教学资源平台,为在校学生及社会人员提供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知识在线培训。学校引入“超星”和“智慧树”平台,将学校慕课在平台上发布共享,并为学生提供两个平台的相关学习资源。

  聚合实践资源,拓展“双创”开展途径。学校聚合第二、第三课堂资源,拓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形式。学校出台《关于校内实验实训场所课外开放的管理规定》,允许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利用图书馆、实训室、交通工程中心国家公路科普教育基地等场所进行专业实验、创新开发等。学校强化创新创业社团和创新创业俱乐部建设,通过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创新创业论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体验平台。同时,学校还积极组织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学校在2021年第七届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奖项3项、省级奖项10项。

  聚合科研资源,提高师生“双创”水平。学校加强校内科研资源的有效整合,强化教师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开展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和跨领域的联合创新研究,鼓励课题组吸引学生参与研究,提高师生创新实践能力。自2015年以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研究立项项目10余项,教师开展多领域跨学科的省级研究课题68项,发表论文110余篇。

  聚合行企资源,保障“双创”校企互融。学校牵头成立了由江西省交通运输部门、南昌市政府部门、江西省教育部门等政府部门以及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学校五方共同参与组建的“合作发展理事会”。学校充分发挥理事会成员单位实践基地的作用,将技能实训的功能外延,打造“技能实训+创新锻炼+创业模拟”的模式,将校外实训基地专业实训和创新创业的锻炼模拟相结合,建成校外实训实习基地274个。国家赣江新区与学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学校纳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围并享受相关政策,围绕赣江新区六大主导产业、N个专业园区以及成果孵化转化基地、产业研究院、协同创新体等平台,双方共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在人才、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高端智力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聚合文化资源,强化“双创”素质培养。学校充分利用江西红色资源优势,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优良传统,将红色文化教育、时事教育及省情教育等内容纳入课程教学,用好井冈山、瑞金、方志敏烈士陵园、八一起义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打造井冈山柏露乡红色教育基地,并加强学生诚信、法治等职业素养教育。同时,通过加强与交通运输企业的联系,使学生接受交通运输企业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养成“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不畏风险、默默奉献”的交通人的职业精神。

  面对新时代新需求,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面向个体激发活力,面向集体培育团队,面向成果重点扶持,面向文化着力积淀”的理念,通过加强“大赛、教育、实践、服务”等工作,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让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努力打造产、学、研、创一体化发展格局,全力为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培养更多创新创业“赣鄱新军”。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明忠)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