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普及航天知识,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遵循“德融数理,知行合一”理念,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将航天教育贯穿于课堂、课后、家庭之中。
课程目标
1.通过观看“天空课堂”了解中国航天现状,感受中国科技的发展以及科学家的艰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实现深度学习。
2.分享航天知识科普文章和视频,增加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立志于航天事业的储备人才;通过家校共育营造融洽的亲子关系,促进学生了解家乡航天科技的发展,助力学生成长。
3.基于短文、科幻画的创作和共享,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课程实施
畅想太空短文共赏课。学校利用一个月的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撰写畅想太空短文,再由各班级挑选优秀文章,利用1课时进行课堂共赏。回顾中国航天史,从零开始到世界领先;从探星奔月的大国担当中,增强学生对航天事业的了解;从航天发展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品质,传承航天精神……学校在班级张贴优秀短文,在班级群共享学生作品深入赏析,将“畅想太空短文共赏”活动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
学生在撰写短文过程中加深了对中国航天事业的了解,提高了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等学习能力。这个阶段的过程性评价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结合的方式,以学生展示赏析为主、教师组织为辅,重点考查学生对待科学的态度。
航天科幻画品鉴课。学校在班级开展太空、航天科幻画征集。学生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围绕探月、探星、空间站、建造太空基地等内容,绘制航天科幻画作,为科技增添想象的翅膀;教师利用1课时在课堂与学生共同品鉴科幻画,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特长,鼓励学生录制航天发展史讲解视频、卫星模型讲解视频,以及制作火箭纸模型、空间站纸模型等,让学生真正融入课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绘制铅笔画、彩笔画、彩粉画、电子画、油画等,教师不限制学生使用的材料,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权和创造意识,通过美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完成对中国现阶段航天发展的描绘,融合生物和化学等学科知识展望未来太空,增强保护家园的意识。这个阶段的评价旨在激发学生创作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观看太空授课的“天宫课堂”。学校组织学生共同观看学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天宫课堂”,教师利用2课时引导提问,让学生互动交流,课后自发提交航天授课观后感。
教师将航天精神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学生在观看航天授课过程中开阔眼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写观后感,学生可以正确对待航天的价值,感受航天员的严谨与辛劳,树立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这个阶段的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打造家庭共学课堂。教师在家长群分享优质的科普文章和视频,指导学生和家长共同学习。以探月为例,教师在2020年分享了包括火箭发射、火箭分离、探测器入轨等一系列文章,收到良好效果。《“长五”起飞后,整个海滩一片自豪的赞叹声》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4次分离;《最强“天团”月球“挖土”记》帮助学生从喜欢的漫画形式切入了解月球采样的过程;《快看,嫦娥五号探测器上有咱烟台力量》加强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振奋人心!嫦娥五号成功落月》让学生和家长共同见证历史性时刻——“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开启地外天体采样的返回之旅。
在利用优质文章和视频开展探月知识分享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交流,增进亲子沟通;教师鼓励并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打造航天课程的家庭课堂,家校携手共“筑”航天梦。这个阶段的评价不局限于学校,而是将学校、家庭视为一个整体,综合考评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学习效果。
课程保障
高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高素养的学生,为此学校鼓励教师设计适合的课程,帮助学生进行学科知识迁移,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加学习航天知识的动力。
航天领域不属于教师熟知的学科知识,因此教师将相关知识融入情境、融入课程会有一定的挑战性。学校带领教师学习先进理念,基于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开展大单元教学,鼓励教师参与落实课程设计和作业设计,在自己任教的学科教学中深挖航天内涵,合理开展航天课程。
研发、开展航天系列课程,可以为国家输送一批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的青年学生,这是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未来,学校会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将航天、科技知识融入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之中,激励学生立报国之志、成栋梁之材。
(作者杨 琳系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