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强调:统筹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乡村教育振兴,教育振兴乡村,其核心在于拥有一大批信念坚定、道德高尚、学识扎实的乡村好教师,这样才能真正为乡村教育振兴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部分乡村教师安逸于工作现状,止步于现有专业成长,不愿走出“舒适区”。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和学校持续发展,更会迟滞乡村教育振兴和教育振兴乡村。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成长意识的钝化。
乡村教师成长意识的钝化表现在教师个人受自身或外界因素的影响,其专业信念、专业精神、专业理想、专业追求等方面的意识逐步淡化、弱化,甚至消失。而重新唤醒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意识,关键在于坚持“四破”。
思想认知上要破冰。思想是总开关、总闸门,有思想上的破冰,才有行动上的突围。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教育振兴作为乡村振兴中优先发展的重要环节,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重要支撑”,必须在思想认知上“破冰”,要适应新形势,以乡村教育创新发展为中心,解除思想僵化、思维固化问题,通过学习、研究和讨论,用新思想、新发展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
教育情怀上要破虚。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深沉、持久、难以割舍的感情,有教育情怀的教师才能真正培养人、塑造人。当下,教育急功近利的思想仍然存在,部分乡村教师的教育情怀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逐渐被物质化。这就需要乡村教师厚植教育情怀,扎根乡村教育沃土,致力于乡村教育事业,执着于乡村教育振兴,以教育振兴乡村为己任,以当好乡村教师为荣光,与乡村教育振兴同呼吸、共命运。
视野格局上要破小。教育是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工程,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乡村教师虽身处偏远,但使命崇高、责任重大。乡村振兴,教育要先行,教师是关键。乡村教师要摒弃“小我”,做视野格局上的“大先生”,要在见识的广博、胸襟的开阔、格调的高雅、深度的学习上下真功夫。乡村教师要在乡村教育这片广袤的土壤中,通过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理性与感性等各方面纵横比较,明道理、确方向、聚共识、增力量。
方法经验上要破老。不可否认,“老”的经验和方法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但我们更应清楚地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社会和家庭对乡村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期盼越来越大,一些成功的经验与方法会逐渐淡出教育的舞台。作为乡村教师,一方面要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理念,树立“教到老,学到老”的思想,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另一方面要树牢反思意识,摒弃固有的惯性思维,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乡村教育振兴关键在人才,落脚点在教师。作为新时代的乡村教师,面对复杂的教育发展形势,只要我们坚定创新思维,坚守教育情怀,坚持终身学习,就一定能破解成长意识钝化的难题,用大格局、大视野在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乡村教育这片热土上精彩生长。
(作者龚俊波系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