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职教育> 文章详情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三步递进” 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交相辉映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绘制“双高”建设新画卷•浙江篇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点亮青年学生心中的理想信念,用信仰的力量引领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执着攀登、收获精彩,是教育人共同奋斗的目标。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遵循,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按照“关键在教师,重点在教学,难点在融入,成效在学生”的课程思政育人总体思路,立足学校综合交通办学定位,着力打造以“三全育人、四位一体、五育并举、六大行动”为特色的大学生思政教育体系,重点打造“以建设轨道交通类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库为点、以抓好课堂教学为线、以构建全方位专业课程体系为面的策略路径”,创设“育德育才,筑梦轨道”课程思政品牌,形成“成果可借鉴、经验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改革新模式。

  “轨道交通车辆电气控制”是学院聚力课程思政品牌建设的优秀成果之一,该课程为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首批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该课程围绕轨道交通行业发展新业态,以培养智慧城轨背景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育人目标,通过打造一支团队、搭建一个平台、实施一套模式,三步递进式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目标。

  打造一支“德技双馨”的结构化课程团队

  以党支部建设统领全局,以专业发展凝聚人心,两者同频共振。课程聘请浙江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王晓漪教授为思政指导教师,杭州地铁客运二公司车辆保障部部长郭正海高级工程师为企业导师,组建了一支专业互补、优势叠加的教学团队。建立课程思政集体教研制度,依托人民网、“学习强国”等平台实施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思政培训机制,提升教师德育能力。思政名师王晓漪教授在集体教研中说:“课程思政以专业课程为载体,以隐性教育的方式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应当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硬性植入会适得其反。”通过深入一线地铁企业调研,挖掘智慧城轨行业背景下岗位所蕴含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思政要素。通过日常党支部活动、民主生活会、主题党日等活动提升教师自我素养与课程思政意识。

  搭建一个立体化、多元化的课程思政资源平台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的特点,团队深入挖掘城轨行业岗位新需求,剖析车辆检修工及驾驶岗位职业素养,提炼课程思政育人要素,整合行业发展动态、企业真实案例、系列主题视频、思政讨论专题、实训标准规范、行业新技术案例等,形成多元化思政资源库。自2015年起,该课程周期性迭代更新资源库,在中国大学MOOC及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上均运行多期,积累了大量微课、测验题、企业案例及主题讨论等线上资源,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保障。近5年校内受益学生超千人,社会学习者包括地铁员工、新入职教师等两万多人。

  实施一套“内外联动、虚实互动”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

  课程团队提出并实践“内外联动、虚实互动”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以课程思政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的课堂教学为内部战场,以课外技能训练和各级技能竞赛为外部渠道,课内外联动,检验效果并总结反思;立足虚拟与实体相结合的轨道交通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将看不到、摸不着的价值信念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专业技能培养。教学中创新“三入四式”课程思政融入范式,即:时空层面上,依托线上学习空间与线下课堂教学生态从课前导入、课中融入、课后润入三个维度进行思政融入;融合方式上,采用系列主题式、专题讨论式、习惯养成式、画龙点睛式四种润入方式,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牵引电气系统控制及故障诊断技能训练中,团队教师张涛副教授总结了“五步排查法”,强调规范操作,习惯养成式磨炼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引入全国劳动模范张素丽事迹深化劳模精神的内涵。课后,学生张湘感言:“只有一丝不苟、严守规范,才能确保车辆检修的工作质量。精检细修是为每一名乘客的生命负责,也是我们今后从事车辆检修工作的职责。”

  创新的“三步递进”课程思政实施模式,节节发力、节节作为、节节精彩,引领学校课程思政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

  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目标达成度显著提升,约60人次通过课程学习在省级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毕业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获得企业认可,傅凯波、许凌峰等多人获地铁企业优秀员工等荣誉称号。课程团队思政教学意识明显提高,入选首批浙江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技能比赛国家三等奖1项、浙江省一等奖1项、浙江省二等奖1项,潜移默化中锤炼了师生的心志及品行。

  (付杰 白继平 陈林)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