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化是一种文化样态,它是关于阅读的知识、阅读的价值观和阅读的行为方式的思想体系,简言之,阅读文化是由阅读知识、阅读价值和阅读行为构成的复合体。作为文化的一种样态,阅读文化不会自然形成,它需要培育和建设。要加强宣传引导,加强教育指导,加强制度保障,使人人崇尚阅读、学会阅读、自觉阅读。
加强阅读价值宣传,使人人崇尚阅读
宣传阅读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全民阅读是一场由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由传统人转变为现代人的阅读革命。联合国《图书宪章》第一条就明确指出,每个人都有阅读的权利,社会有责任保证每个人都有机会享有阅读的利益。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希望推动全世界更多的人阅读和写作,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是富裕还是贫穷,是健康还是残疾,人人都能享有阅读的权利,同时向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大师们致敬。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起全民阅读项目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此后,该理念传播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国民阅读的重大战略意义,以全民阅读为旗帜,制定各种阅读政策法规,推出各类阅读活动项目,采取种种策略予以推动,使全民阅读理念得到广泛传播与认同。
宣传崇文尚读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中国有耕读传家、诗书继世的优良传统。孔子的一生,是教育者的一生,也是读书人的一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开创了儒学,“儒”的广义就是读书人。历史上“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等勤勉读书的故事,“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等为学为人之道,这一切让我们从中得到启迪与教益。在崇文尚读之风熏陶下的历代文人志士,勤学苦练,修身治平,在书林中明志,在学海中致远,把读书作为立身之基和报效国家的主要途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正是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坚执信念,成为维系民族精神的坚韧纽带,筑牢凝聚家园的坚实基础。
宣传各类引领示范的阅读故事。“学之兴废,随世轻重。”在新媒体发达的今天,还要保持纸质阅读的权威性、严肃性、规范性,在做好传统媒体宣传的基础上,做好新媒体阅读的宣传引导,推介优质读物、普及阅读知识,形成强大的舆论力量,促进全民阅读蓬勃开展,使整个社会阅读氛围日渐浓郁。要开展“书香中国”系列活动,打造“书香中国”阅读品牌,开展主题演讲、经典诵读、读书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动员各方力量,提升全民参与度。要在世界读书日及我国重要节庆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全民阅读活动,充分利用文博会、书博会、书展、书市等举办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宣传读书陶冶情操、读书改变命运、读书成就人生等引领示范的阅读故事,不断扩大全民阅读的影响力。
加强阅读方式教育,使人人学会阅读
阅读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通过后天教育,使人人学会阅读,促进个人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提升民族精神境界。阅读教育主要有阅读知识教育、阅读价值教育和阅读行为教育,特别要加强阅读方式教育,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
培养阅读兴趣是学会阅读的前提,阅读宜早培养,中国古代家书家训对少儿教育有专门论述。相关调查数据及中外学者研究显示,家庭亲子阅读是培养少儿阅读兴趣的重要方式,为终身阅读奠定基础。
掌握阅读方法尤为重要,使用不同阅读方法会有不同效果。中国古代学人根据自己的治学经验,积累了很多优秀的阅读方法,如荀子的“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韩愈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等。随着现代阅读教育的发展,阅读方法也更加多元。比如从出声与否将阅读分为朗读与默读,从阅读程度将阅读分为精读与略读,从阅读速度将阅读分为速读与慢读等。阅读还有专门的学理,美国学者艾德勒和范多伦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已成为指导人们阅读的经典之作。这些阅读方法不但帮助我们学会阅读,而且让我们懂得,阅读不是简单的信息获取,而是通过阅读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更高级的思维整合,激发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成长,去改变自己的人生。
关于阅读行为对于阅读习惯养成的意义,叶圣陶曾明确地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养成阅读习惯,使阅读者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将阅读内化为习惯,成为日常的生活方式。
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最终都是为了提高阅读素养。阅读素养是关于阅读的兴趣、方法、习惯等形成的一种品格,主要表现为阅读者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运用、反思、评价和创造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可教、可学、可测的,是我们了解阅读者阅读素养的主要因素,也是阅读者应该具有的能力和品格。
加强阅读制度建设,使人人自觉阅读
阅读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朝一夕之事,必须加强阅读制度建设,从根本上使人们有所遵循,并从外在的约束逐步转化为内在需求而最终形成阅读习惯,促使人人自觉阅读。政府是全民阅读的主导力量,要全面统筹,凝聚全社会之力,着力加强全民阅读的保障制度、指导制度、教育制度和监测制度的建设。
加强全民阅读的保障制度建设。要加强全民阅读保障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注重政策措施的系统性、协同性、操作性。统筹整合社会相关资金,大力开展阅读资源、阅读环境和阅读服务等建设。要加强图书出版管理,多出精品,为读者提供更多优秀精神产品。要加强图书馆、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阅读资源建设,为全民阅读提供适切的场所。特别要加强少儿图书资源建设,在公共图书馆设置少儿阅读专区,开展面向少儿的阅读指导和阅读活动。美国、日本等诸多发达国家已出台儿童阅读法规,将少儿阅读能力培养视为国家未来的重要竞争力。要加大实体书店、书报亭建设的支持力度。从某种意义上,实体书店的有无与多寡,亦是评测国家阅读文化建设能力的重要指标。政府还要大力拓展全民阅读服务范围,如在车站、银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和场所,以及飞机、列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设立面向公众开放的阅读资源,使人人随时随地可读、能读。
加强全民阅读的指导制度建设。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全民阅读指导中心,使政策制定、标准研制、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一体化,形成各部门综合协调机制。要加强指导,使全民阅读稳步、健康、持续地开展。研制阅读的资源配置、基础设施、阅读服务的标准,促进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研究中外阅读理论,编制阅读课程教材;研发适合各类人群的阅读书目,推介优秀图书。综合运用报纸书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站等各类载体,宣传个人和团队的阅读故事,大力彰显阅读文化魅力,激发全民阅读的激情。定期开展全民阅读调查,发布全民阅读指数,使阅读指导制度科学化、规范化、体系化。目前,美国、日本等国都设有国家阅读研究中心与阅读推广机构,成为政府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智库和力量保障,这些可为我国阅读文化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加强全民阅读的教育制度建设。阅读教育制度建设是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基础。首先,要加强家庭阅读教育制度建设。倡导亲子阅读,建设书香之家,激发儿童阅读兴趣,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其次,要加强学校阅读教育制度建设。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教学的主渠道,要开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大中小学及学前一体化的阅读课程。要将阅读素养作为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学业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阅读教育主要由语文课程承担,这是远远不够的,要提高全民阅读素养,必须从改革阅读教育切入和推进。还要特别加强学校图书馆和实体书店建设,丰富阅读资源,开展阅读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阅读氛围。再其次,要加强社会阅读教育制度建设。社会是全民阅读的重要支撑,要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以建立公益基金形式,吸引和支持社会各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尤其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为特殊群体、困难群体开展专门的阅读指导,提供全面的阅读服务,保障其基本阅读需求。总之,政府要加强引导,促进家庭阅读教育、学校阅读教育、社会阅读教育相结合,形成“家庭—学校—社会”联动的阅读教育合力。
加强全民阅读的监测制度建设。监测是推动阅读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了解阅读文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举措。阅读监测内容主要包括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掌握阅读方法而形成的阅读能力,以及影响阅读能力的阅读制度建设及其落实情况,还有阅读宣传与阅读教育的成效。目前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阅读监测是经合组织(OECD)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阅读测试,它通过试题测试学生的访问和检索、整合和阐释、反思和评价的阅读能力,以及通过问卷测试学生的阅读参与度和学习策略,反映学生是否具备现实生活和终身学习所必需的阅读知识和技能。阅读监测对象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主要监测其阅读文化建设能力,比如阅读资源、阅读设施、阅读服务的建设与使用情况。监测方式灵活多样,既可以是纸质文本也可以是电子文本,测评工具既可以是试题文本也可以是问卷文本,测试范围既可以是部分地区也可以是全国性。通过阅读监测制度建设,使阅读文化建设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从而切实提高全社会阅读文化建设能力,有力推动全民阅读,形成书香社会。
全民阅读关乎国民素质、关乎文化强国、关乎国家现代化,是一项重大国家文化战略。阅读文化是全民阅读的氛围环境和制度保障,阅读文化建设是使阅读作为人们的一种日常习惯、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础和推动全民阅读的重大举措。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今天,提高全民的阅读素养,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使人人热爱阅读、学会阅读、自觉阅读,正是新时代建设阅读文化的价值所在。
(作者任翔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本文为教育部重大委托课题“中国阅读文化建设的战略与策略研究”[17JZDW0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