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用青春与热血扎根大山;14年,用执着与热情奉献教育……一直在寻找乡村教育“C位”的湖南省保靖县优秀班主任、花桥中学教师向福阳,为了孩子们能顺利走出大山,他像一堵“承重墙”默默地支撑着改变山里娃命运的通道,无悔无怨。
把教学质量提到“历史最高点”
花桥中学生源质量不如其他周边学校,但向福阳“不认命”,他要把那些对学习无所谓的学生“教出来”,哪怕用尽“吃奶的力气”。
为了教好书,向福阳始终坚持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观看名师课堂和教学视频,向老教师学习、向网络学习,不断汲取教学能量,做足教学准备。
学生不懂课堂规矩,向福阳就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开始,告诉他们每周要做哪些事情,每天要做哪些事情,每节课要做哪些事情,每件事情要做到什么程度。比如,上课前2分钟要安静下来,等待老师上课。课堂上,不睡觉、不讲话、不搞小动作。一点一点地强化,一次一次地强调,慢慢地学生自律了、听话了。
向福阳教学“有法”。他采用“预习—听讲—质疑—思考—练习—延伸”一条龙推进课堂。每周末,他还会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回顾归纳上周所学知识,带领学生及时复习,强化理解,消化知识。
教学中,针对前面基础好一点的学生,他重能力、讲方法,教会他们如何“学知识”、怎样“会学知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练习时,发现多数学生不会做、做不来,他会让学生放下手中的笔,再“讲一遍”;课堂上,对那些注意力分散、爱搞小动作的学生,他会走下讲台“敲敲边鼓”“友情提示”。
花桥中学教学条件差,教学用具不足,为此向福阳没少费心。讲解地球经纬线时,他用篮球充当地球仪,用粉笔在球面画出经纬线,让学生感知经纬线的定义、特点和作用;讲地形内容时,他用学校修建房屋剩下的泥沙制作成各种地形,把课堂“搬出来”,把学生“请过来”,实地观察自制模型,化解知识难度;等高线内容难,他用废弃的泥沙堆积在水泥地板上,用毛线做成等高线,演示出等高线地形图,让学生看透地形的要点、特点……
就是因为注意了这些教学上的细节,向福阳收获了5次县政府嘉奖、12次全县教学质量检测第一名的好成绩。2021年初三毕业会考,他又一次把花桥中学的教学质量提到“历史最高点”,在质量的“C位”上坐得稳稳当当。
“走进学生,以心换心”
向福阳最擅长学生管理。一些中学生比较叛逆,为了让他们不偏离“方向”,向福阳主动放下老师的“架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走进学生,以心换心”。
前两年班上有两个成绩不错的外乡学生,受手机网络和社会环境影响,身为女孩子的她们不可思议地染上了喝酒、抽烟的坏习惯。怎么办?向福阳几天几夜没合眼。他先找问题原因,利用中秋假期到学生家里走访,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变化,了解孩子近期在家表现,与家长掏心掏肺交换意见。在向福阳推心置腹地长谈、苦口婆心地劝解下,两个孩子终于认识到错误,慢慢地改掉了坏习惯。
向福阳敏锐地关注着每一个孩子,凡是学生身上有不足的地方,他都会第一时间发现,并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在他班里,始终洋溢着温暖。
班上2/3的学生为留守儿童,山里娃缺失的就是家庭关爱。亲情“掉链条”了,家庭教育会“跟不上来”,孩子的成长肯定会“出问题”。为此,每接手一个班级,向福阳都要对学生进行全员摸排,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提前预判孩子的叛逆期,牢牢守住孩子的“青春期”。
学生王杜君的妈妈说:“女儿是走读生,以前放学了到处玩,自从向老师当班主任后,孩子像变了个人一样,喜欢学习了,成绩提高了,一甩碗就往学校跑。”
小学成绩倒挂的学生彭华连,一到向福阳班上成绩就直线上升。从“后进”到“先进”,她最感谢的是向福阳培养了她浓厚的学习兴趣,教给了她有用的学习方法。彭华连经常在班会课上说:“是向老师让我爱上了学习。”
向福阳做班主任,还有一个特点是:与学生打成一片。他把爱的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和班级管理的全程,每周班会活动,向福阳会把“习惯的养成”“学习心得借鉴与交流”“生活告诉我榜样的力量”等这些触及心灵的内容教给大家,班风、学风逐渐好转。
对学生,向福阳总是热情的。许多学生还没踏进花桥中学校门前,他就笑盈盈地走进他们的家门,与学生、家长一一见面,拉家常、问情况,把学生的事厘得很清、管得很细。
向福阳的“好”,花桥中学附近村寨的家长们都记在心里,他们说“娃儿放在向老师班上读书放心”。隔三岔五,向福阳的厨房里就有人悄悄送来了白菜、萝卜、南瓜、韭菜等新鲜蔬菜;三天两头,向福阳的宿舍门口又有人偷偷放来了鸡蛋、竹笋、枞菌、板栗等山货特产。老百姓用这种最朴素的方式回敬着他,内心里是满满的感激,但向福阳却坚决不肯收受家长送来的这些礼品。
从来不打“退堂鼓”
花桥中学学生大部分都在校寄宿,从星期日下午来校,一直到星期五放学回家,上学日基本上是“全托状态”。学生吃喝拉撒要管、衣食住行要管、学习成绩要管、道德品行要管,向福阳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到了学生身上。陪晨练、抓课堂、批作业、查就寝,从清早忙到深夜,起得比学生早,睡得比学生晚,但从来没打过“退堂鼓”,从没在晚上12点前休息过。
农村留守孩子是一个特殊群体,一些孩子被遗忘在冷冷的角落里。如何管教他们?
面对问题学生,向福阳总会换位思考,在“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等情感体验中,一一找到“解决办法”:用“多一分关爱,少一分苛求;多一分宽容,少一分埋怨;多一分理解,少一分指责”的管理法则,温暖着孩子们的心。学生饿了,可以到他家里吃;手头没钱了,可以找他借……多年来,向福阳在花桥中学累计帮扶留守学生100余人。
困难学生小杨是个特殊的孩子,家庭因一次车祸发生了变故。父亲残疾,爷爷年迈,母亲出走。这个靠低保过日子的孩子,读小学时有人资助,上中学就没人关注了,生活过得很难。每个学期,向福阳都会抽空主动上门。有一次,因为没有生活费,小杨没来上学。向福阳心急如焚,将其情况及时反映给学校领导,学校减免了小杨的学费,化解了他的困难。
花桥中学学生大部分进校成绩不高,为了让这些学生顺利走向高中,向福阳对孩子的英语、数学、历史、物理等科目进行课外辅导。向福阳这种“打白工”似的课后服务,让历届校长对他都高看了一眼、厚爱了一层:“农村中学像向福阳这样无私奉献教育的教师很了不起,我们都要向他学习。”2021年,在向福阳的不懈努力、鼓励下,他带的毕业班级30多个学生有将近30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高中。
平时,向福阳会把孩子们学习、生活、活动中的一些瞬间抓拍下来,放到家长群、发到朋友圈,用一个个小视频、一张张小照片记录着孩子们的成长点滴,与家长一起分享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情景。
面对家人,向福阳却心有愧疚。向福阳是个“工作狂”,对家庭他欠了“一屁股账”。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对学生他总是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唯独对家人他的时间余额总是不足。
令向福阳欣慰的是,从花桥中学走出去的学生,他所带的学生考上大学的人数最多。14年,学生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在这来来去去间,一直没走的是向福阳。“原地踏步”的他稳稳地“蹲”那里,仍旧像往常一样耕耘着大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