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让我们看到时代的沧桑变迁下,一个家庭几代人的悲欢离合。周家的三个孩子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命运,但都善良孝顺正直,也找到了各自人生的幸福。我们通过剧情可以看到父母的人格魅力及智慧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除了言传身教,周家父母在很多时候都能做到“放下自己”,真正去考虑孩子的幸福和需要,这是电视剧中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一点,也是值得为人父母者学习的地方。
放下自己的面子,抵制世俗偏见对孩子的伤害。为人父母者,肯定都希望自己家孩子出人头地,这是人之常情。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适合的人生道路,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像周家老大和老二那样的栋梁之材。如果孩子资质平凡,最后成为像老三周秉昆那样一个善良踏实的普通人,没有成为社会精英,你还能接受他、爱他甚至以他为荣吗?在当今功利化价值观盛行的时代,这个问题对很多父母来说的确是直击灵魂的拷问。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父母往往很看重儿女成就带给自己的荣耀感,俗语也可称为“有面子”,但也须警惕这种面子观带来的盲目攀比和虚荣心理。从周家父母对待老三周秉昆婚姻的态度上,可以看出他们的通情达理。他们虽然也有浓厚的传统观念,刚开始也不同意秉昆与已有一个孩子的郑娟结婚,但最后还是放下了世俗偏见和所谓面子,接纳了秉昆的决定,这在当时那个年代需要比今天更大的勇气。
其中还有一个细节也体现出周父对孩子深沉的爱和维护,当听到邻居说出诋毁老三婚姻的闲话时,周父并没有回家责备儿子让自己丢脸了,而是当面和邻居理论,制止外人对老三一家的伤害。周家父母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全了小儿子的家庭与人生幸福。
放下自己的偏爱,看到每个孩子的优点。接纳每个孩子的独一无二性,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认可,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做到这一点尤其重要。
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如果不能对孩子一视同仁或公平对待,而是因为自己的偏爱厚此薄彼,必然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不管是对被偏爱或被忽视的孩子,还是对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这都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不健康的养育方式。
在《人世间》剧情中,周家父母能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他们既以大儿子和二女儿为荣,也对小儿子的憨厚孝顺和为这个家庭作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虽然小儿子周秉昆曾因父亲的直言而心存芥蒂,但在他表达出自己的委屈时,周父还是说出了对他的认可:“你是我家三个孩子里我最满意的。”父子俩也由此冰释前嫌。周父在去世前的一段话体现了他的育儿智慧。他说孩子们小的时候,他会在和每个孩子单独相处时说“你是最好的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感觉自己得到了父亲的爱和认可,这是值得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学习的一点。
放下自己的控制欲,尊重孩子的选择。有不少亲子之间的矛盾来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有的父母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对待,总想让孩子什么都听自己的,想方设法甚至威逼利诱来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这样做的结果,要么孩子变成没有主见永远长不大的“巨婴”,要么就因反抗父母而导致亲子关系的疏离甚至破裂。
因对孩子的爱而担心他做出不正确的选择,这是为人父母的正常心理。有智慧的父母也会有对儿女不放心的时候,但他们不会一意孤行,而往往会在冷静客观地了解情况后,在尊重儿女意愿与帮助他们做出最好的选择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如剧中的周父虽然非常担心女儿因追求自己的爱情私自跑去贵州下乡,但他并没有因此恼羞成怒,而是亲自去贵州看望女儿,在了解到女儿的真实想法和处境后,他选择了尊重女儿的意愿,并没有固执己见地要改变女儿的婚姻和人生道路。如何放下自己的控制欲和不安全感,多给孩子一些祝福和空间,而不是用过多的焦虑和担心来束缚孩子,这是很多父母需要修炼的功课。
放下自己的情绪,体恤孩子的不易。这一点对于当今容易陷入教育焦虑中的父母特别重要。现实中经常出现父母在辅导孩子作业时情绪失控暴跳如雷的场景。如何才能在这样的时刻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我认为,父母的换位思考很重要。如果换成孩子的角度,他也许并不是态度问题,而可能就是因为个体的差异,或因为大脑发育还不完全等客观因素导致了学习障碍。看到孩子的局限和不易后,父母也许会有更多的觉察,不会动辄发出“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教了那么多遍还没学会!”之类的咆哮了。
《人世间》剧情中,虽然更多体现的是周家父母和成年儿女之间的互动,但从中不难看出周家父母一直以来对待儿女的态度。他们与儿女之间也会有矛盾冲突,但大部分时候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去努力理解儿女的处境与不易。
剧中有一幕长子周秉义向父亲坦承自己因受伤不能生育的问题(实际为隐瞒妻子不能生育的事实),虽然传统的周父得知这个消息后难过得流下了眼泪,但他克制了自己的失望情绪,很快反过来安慰和开导儿子。因为周父可以放下自己换位思考,他和大儿子之间的父子感情,也在这样相互体谅的互动中有了新的升华。
父母爱孩子是人性的本能,但为人父母若能“放下自己”,真正去考虑孩子的需要,体恤孩子的不易,尊重孩子的选择,才更彰显出父母之爱的无私和人性的光辉。(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