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林业大学紧贴农林发展新需求,优化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路径—— 为美丽中国播下兴林“金种子”
在校时提前了解未来农林行业发展动向,参与特色课程;利用实习实践穿梭林间劳动调研;毕业后主动投身基层,服务地区行业所需……“林人们,提起精神来,鼓起勇气来,挺起胸膛来,举起手,拿起锤子来,打钟,打林钟!”新中国首任林垦部部长、南京林业大学重要历史奠基人梁希敲击“林钟”的号召,正持续被南林大青年学子亲身践行。
“他们是被寄予厚望的‘新林人’,要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上成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乡村振兴的‘兴林人’。”南京林业大学党委书记蒋建清表示。近年来,南林大瞄准国家社会发展战略需求构建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为山林田野播种更多知林爱林、强林兴林的“金种子”。
提升“契合度”:让专业与需求“零距离”
长期以来,农林专业人才面临“缺口大”“转行率高”等困境,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不匹配是造成这种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农林教育围绕农业生产细分设置专业,学生毕业后面临知识专一化、技能单一化、专业分散化等问题,难以应对“三农”事业复杂且多层次的需求。“增强人才培养与未来农林业的契合度,必须主动对接农业农村发展新要求,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服务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南林大校长王浩分析说。
为此,南林大将70个本科专业分为林科、涉林和非林3个圈层,一边强化林科特色,一边推动其他专业以林科为引领特色发展。同时,利用现代生物、新材料、“智能+”等新技术持续为传统专业注入新活力,引导学生向市场需要的方向前进。
“起初,我以为生物工程专业很‘高大上’,现在我明白了,它其实非常‘接地气’。”南林大学生廖吉丽说。入学之初,她了解到,提高畜禽自身免疫力是避免畜禽瘟疫大规模暴发的关键。此后两年,她和小伙伴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开展研究,让纯度高、免疫性强、使用价格低且适用性广的饲料添加剂——半乳甘露低聚糖的工业化生产成为现实。利用这项技术,大三的廖吉丽成立了一家科技公司,仅8个月就签下超过800万元的订单。
“学校教学改革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要紧跟甚至领先农林业发展的步子。”王浩介绍,近年来,南林大增设了一批新工科、新农科专业,今年,学校智慧林业、人工智能和木结构建筑与材料等3个新专业也成功获批。
目前,南林大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稳定在75%以上,林科毕业生中超过半数学生主动到基层工作,投身“西部计划”“苏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的毕业生数量居江苏前列。
注重“硬实力”:培养博学精专的行业人才
“我希望把在不同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有机整合,围绕制约农林业发展的‘硬骨头’展开攻关。”南林大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岳子龙表示,他在课上了解到治疗难度大、花费高的“松树癌症”。“如果在无人机上搭载高光谱相机,通过建模初步评估松林状态,就能大大缩减从发现病树到治疗的时间。”带着这个点子,岳子龙组建了一支跨专业团队进行深入研究。
“林业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我们希望培养的是精通天文地理、知晓生命万象的林业人才。”国家教学名师、南林大教授周宏平说。为丰富专业课程体系,南林大打造了由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社会认知、绿色文明、国际视野五大门类构成的特色通识课程群,212门课程对全体学生开放,通过通识课程全覆盖普及绿色发展知识理念。
农林课程也离不开实验教学。“疫情期间,登录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就可找到虚拟仿真实验课,不在实验室也能过一把做实验的‘瘾’。”南林大实验室与基地建设管理处处长农春仕说。近年来,学校针对部分实验教学项目与人才培养方案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建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构建虚实结合、产学研融合的实验教学体系。
此外,南林大还搭建了林木育种、森林保护、林业机械、园林规划设计、环境设计等林业全产业链综合化实验教学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实验教学融合,进一步拓展人才培养路径。
厚植“农”情怀:从泥土芬芳中汲取力量
“涉林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学生的林业情怀。”王浩说,尽早接触田间地头,砥砺林志、激发林趣,对农林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2013年以来,南林大每年组织100支学生实践团队。9年来,1000余支实践团队深入22个省份300多个自然村,开展“关于农村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问卷调查,形成调研报告438份。各团队通过走访了解实践地点面临的生态问题,以集中宣讲、主题培训等多种方式进行生态知识科普。此外,团队师生还针对树木栽培、森林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具体问题开展科技帮扶。
在抓紧课堂教学主阵地、鼓励师生结合专业所学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之余,南林大还进一步明确生态素质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特色定位,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活动,提升第二课堂活动层次,不断拓展生态文明教育路径,在学子心中播下生态报国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