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教师,面对“五育融合”,教师需要做什么,需要在哪些方面实现自我提升,什么样的教师可以胜任“五育融合”的教育?在我看来,“五育融合”是一个涉及多层面、多系统的综合素养培育体系,呼唤具有综合育人视野、思维、能力的教师,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并高质量推进“五育融合”教育。
综合育人视野
综合育人视野指教师应从“培养完整的人”角度看待“五育”的整体性、统一性,理解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五育并举”的提出针对我国教育“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美劳”的问题,意在打破“智育”独大的现状,强调“五育”不分高低、地位同等。“五育融合”则是要求从“综合素养培育”的角度看待学生整体发展,是一种追求“五育”相互融合、有机统一的整体融通式育人观。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没有单独的智育,也没有单独的德育,也没有单独的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视野的教师要将“五育融合”理念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起点和归属,作为自身教育行为和实践的工作标准渗透到日常。
综合育人思维
综合育人思维指教师需要摒弃割裂的思维桎梏,关注育人过程的关联性和整体性,采用关联式、融通式育人思维推进“五育融合”工作。许多教师习惯于用割裂式思维看待“五育”,只关注自己学科范畴的目标,简单地将单科对应“单育”,认为学科课程对应落实智育任务,体育课程对应落实体育任务,音乐、美术课程对应落实美育任务……整体的育人目标在课程落实中不经意被割裂为多个孤立的目标。综合育人思维要求教师在关联性、融通式思维上有所突破。
关联式思维引导教师看到每一门学科都有“五育”渗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比如美育课程,有思想的作品能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与运动相关的音乐能促进学生锻炼身体,歌颂劳动者的作品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品质和劳动观念,等等。关联式思维有助于教师突破“分科单育”的狭隘认知,将“五育”渗透到自己擅长的教学领域,在落实学科核心目标的同时兼顾渗透并关联其他“四育”,从而实现单学科之内的“五育融合”。
融通式思维帮助教师打破学科逻辑和领域界限,实现跨学科、多学科协同合作的“五育融合”教育。比如环境保护、传统节日、健康生活等综合性主题,覆盖了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是推进“五育融合”的重要载体。融通式思维要求教师跨出学科的壁垒,看到各个学科交叉点与整合点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更多参与设计、组织跨学科主题活动,依托综合项目推进“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综合育人能力
“五育融合”是一种新的教育实践方式,非常强调教师的综合育人能力。教师应该把握“五育融合”的实践特征,将“五育”元素视为一体,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设计、组织、指导、评价之中。
将“五育”元素融入综合项目设计。综合项目的品质取决于教师是否具备以任务和项目为统领,将“五育”元素融入教学的策划设计能力。这种超越既有学科的创造性设计,呼唤教师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善于发现“五育”中的育人资源,不断取舍、聚合“五育”元素,融入可具体操作的综合项目。
加强校内外融通的资源整合。“五育融合”对应学生的生命发展,呼唤教育教学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实现“教室小课堂—学校中课堂—社会大课堂”的融通。这需要教师提升教育资源的统筹整合能力,打破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壁垒。
促使学生成为“五育融合”的主动构建者。学生应该成为“五育融合”的主动建构者,他们在解决各类问题时经历的知识、方法、观念等综合提升过程,也是达成“五育融合”的过程。教师在学生活动中的有效指导、合理介入、机智点拨非常关键,应该合理运用指导策略、提升指导水平,激发学生觉醒自我教育的能力,产生自主融合的意识和行动。
尝试基于核心素养的“五育”综合评价。“五育融合”的评价是关注学生整体发展的综合性评价,学生活动过程中是否触发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养是“五育融合”评价的关键。在核心素养评价标准中,学生的每种素养既具有价值导向、品格属性,也具有能力特征,这一标准与“五育融合”的评价一脉相承。教师需要将核心素养指标运用于“五育融合”的日常评价中,在实践中寻找两者的契合点,通过对学生实践中多维表现的观察导引,落实“五育融合”的综合评价。
“五育融合”是一次教育观念的全新变革,是一种育人思维的转换迭代,更是一场育人实践的能力挑战。教师只有转变观念、转换思维、提升能力,才能将这种全面育人的新时代要求落到实处,切实推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帮助学生全面而完整的成长。
(作者方凌雁系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