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院融合 三师协同 三制联动”育优秀人才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使命。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作为四川省“双高计划”建设培育单位,近年来,在不断深入探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基础上,以眉山校区建设为契机,直面“重教书轻育人”“重技能轻素质”、育人力量未形成合力、人才培养“工厂化”“流水线化”等问题,精准施策,创新“书院+专业学院”的“双院”育人模式,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开展了“双院融合、三师协同、三制联动”的高职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为城市建设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双院融合”创新模式
学校构建“书院+专业学院”融合的育人环境,解决了“重教书轻育人”“重技能轻素质”的问题。
建实体书院,实现宿舍社区化。学校出台书院制管理办法,明确了书院与专业学院各自的职责,书院侧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活动组织等;专业学院负责学生专业技能教育和学生专业教育资源供给,侧重专业课程教学、学生学业指导、学术科研等。学校建设了3个实体书院,以书院为单位社区化布局宿舍,实行跨年级、跨专业的混合式住宿,在宿舍区建设健身房、社区图书馆等学习休闲设施,促进了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以及学习与生活的融合。
创特色文化,实现文化育人。结合地方特色文化,设计制作各具特色的院徽、院旗、宿舍文化、社区文化等,构建了“一个主轴、两支侧翼、四条途径、五轮驱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机制,营造了以文化传承为特色的书院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
嵌入式管理,实现“一站式”服务。辅导员将办公室搬进宿舍区,与学生同住同吃同生活,借助信息化系统,实现“一站式”学生综合管理服务,使育人工作更专业细致、更贴近学生内心、更融入学生生活。
“三师协同”全员育人
搭建“辅导员+专业导师+企业导师”的协同育人队伍,让育人力量形成合力。
辅导员思想引领。打破了辅导员配备及学生工作组织的传统形态,将辅导员纳入实体书院管理,明晰职责,集体潜心研究思政教育、文化传承、学生管理、第二课堂,全员承担通识课教学,思政课教师全员进书院。
专业导师学业指导。专业教师全部担任专业导师,为每名学生配备导师,每位导师指导学生30人以内,每月指导学生全覆盖,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学业规划。
企业导师职业培养。依托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平台,深化校企合作,聘任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
“三制联动”多样选择
通过“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的联动,构建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育人模式,解决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厂化”“流水线化”的问题。
以“选课”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以“选师”提升学生主体地位。选修学分占比从5%调整为25%,学生可选课程增加到500余门。在提升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激发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优化教育教学供给,学生自主选师课程增至120门。
以“学分化”优化活动效果。活动项目化,项目课程化,课程学分化,学分可积累与转换,学生自由选择占5.7%的素质学分,学生累计选择参与各类活动3.8万多个,成长记录224万余条。
“四维保障”完善体系
基于育人导向的环境保障。学校投入10多亿元,建设和改造新、老校区,建设了遍布校园的讨论区、社区化布局的宿舍区和100余个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景。
基于动力激发的管理保障。学校构建了以“赋责、赋权、赋能”为核心的校院二级管理体系,运行了以“常规+KPI+创新+党建”工作的目标绩效考核为牵引的质量保障体系,专业学院人才培养考核权重超70%,辅导员、专业导师的月度考核当月兑现奖惩。
基于成长导向的信息化保障。建设了一体化教学平台、覆盖学生在校全周期的综合育人平台、覆盖各部门业务的综合管理平台和大数据共享分析平台,实现了数据采集的及时性、数据应用的有效性和数据分析的智能化,形成了“学生一张表”,精准助力学生成长。
基于统筹协调的沟通保障。建立了由书院院长、专业学院院长、辅导员代表、专业导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的专业学院与书院的联席会议机制,搭建了专业学院、书院与企业协同育人的桥梁和载体,保障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特色鲜明成果显著
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实践,学校率先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的“双院融合、三师协同、三制联动”人才培养改革成效明显,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显著提升,为高职院校开展“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提供了鲜活的范例,实践成果获四川省2021年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王世伦 敬鸿彬 刘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