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振兴的“牛鼻子”是人才,这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振兴乡村教育需要把教师当作人才。从人到人才,一字之差背后,是对于乡村教师理念的迭代与更新。
人才是稀缺的,需要百般呵护。如果没有真金白银,又没有真心实意,是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的。上饶的做法恰恰抓住了乡村教师的痛点,激发了他们从事教育的自觉性,助力了乡村教育的振兴。
第一,振兴乡村教育需要解决教师的急难愁盼。这些急难愁盼很多是“小事”,但很“关键”。面对乡村教师,政府、社会需要“捧着一颗心来”,更需要拿出“穿绣花针”的功夫来解决教师的“关键小事”。
上饶的具体实践包括:帮助单身教师寻找合适的伴侣、为夫妻教师争取能装下两张床的房子、教师的待遇不低于甚至高于公务员、让教师回到本乡本土、课后服务后解决好教师晚餐和孩子接送的问题……
第二,振兴乡村教育需要外部赋能。乡村和外部不应是相互抛弃的、竭泽而渔的,而是有着血脉联系的天然命运共同体。不面对乡村,城市没有方向。不发展乡村,城市没有底气。
过去几年,上饶教育发展最大的变化就是理念的提升。理念的变革,带来的是系统性的重构、跨越式的发展。而这些理念的变革,很多是借助于外部的介入。从上饶的具体实践来看,这些助力乡村教师队伍发展和乡村教育振兴的外部利器包括:数字技术、先进地区的帮扶、社会的捐资助学。
第三,振兴乡村教育需要内部变革。能否激发内生动力,这是振兴乡村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评判振兴成败的关键。
在上饶我们看到,在校长队伍建设方面,抓好“公开选拔”这一关键环节,渐次推动了校长交流轮岗、后备人才库等后续改革;在新教师培养方面,抓好“定向生培养”这一关键环节,同时不搞“一刀切”、用好所有配套政策;在教师成长动力方面,抓好“自觉性”这一关键环节,激发教师自我幸福成长的心灵力量。
当前,教育事业正面临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的关键期,正面临向着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期。地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上饶们”的教育事业“腰”壮不壮,事关全局。这也正是今天我们寻找和发现上饶的样本意义所在。
值得欣慰的是,乡村教育振兴的画卷已在赣鄱大地等中西部地区缓缓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