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础教育> 文章详情页

传感恩情立校 蕴红色底树人 ——四川省什邡市七一中学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实录

  走入四川省什邡市七一中学,一定会被那抹鲜艳的中国红吸引,它是一座鲜红的雕塑,由3个面向党旗的师生头像组成,呈火炬状,底座上还铭刻着“铭记党恩——特殊党费援建”几个大字,时刻提醒着来来往往的师生、访客,饮水思源,党恩难忘。

  什邡市七一中学创办于2010年,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由“特殊党费”全资援建,由原雍城中学、洛水中学、云西中学三所学校的高中部整合而成的一所普通高中学校。为了把这份“党恩”传承下去,建校以来学校始终秉承“感恩立校,红色树人”的办学理念,倾力打造红色校园文化,致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红色信念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立足学校实际打造红色校园文化,就是要营造氛围、改良土壤、当好园丁,让学生不管今后走得多远、飞得多高,都能永葆一颗红色的中国心,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校长赖绪云谈到学校发展定位时说。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什邡市七一中学以红色环境、红色管理、红色活动、红色课堂、红色传承为抓手,逐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育人路”,助推学校实现了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专注于“润”

  营造红色环境

  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蕴含着很大的育人力量。学校精心打造的红色校园文化,不仅让学生在举手投足间都能受到一种无声的浸润,而且成为了展现学校魅力和特色的名片。

  什邡市七一中学的校园环境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七一广场上的党旗雕塑,操场旁的“特殊党费”援建碑记,图书馆前的党史峥嵘艺术墙,令人过目难忘;党恩林里有全国党代表亲手种下的53棵银杏,提醒每名学生牢记党的恩情,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桃李园中有师生亲手栽种的上百棵桃树和李树,寓意学校能桃李芬芳、璀璨华夏;感恩园中有师生共同创作的《感恩赋》刻石,每一笔、每一字都饱含师生感恩党的诚挚之心;学校党史陈列馆中,有“回眸党史感受伟大”专区,有抗震救灾史;学校楼宇道路和社团的命名均赋予红色标签,如校内几条主路被命名为“信念路”“践行路”“励志路”,校刊被命名为《红枫》,教学楼被命名为“承志楼”和“传薪楼”,学生社团有红旭书法社、红缨足球队、红影舞蹈社、红霞科技社……学校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浸润着浓浓的中国红。

  此外,学校还精心设计了学校标识:以“七一”的变体字(似一条飘动的红绸带)围绕一个代表中国共产党的红球(象征红太阳)为核心设计了校徽,寓意七一师生永远跟党走;以黄色校徽为主体,设计了红色的校旗;编写了校歌《七一·荣光》,旋律昂扬向上,歌词寓意深远,寄托师生的爱党之心和报国之志。

  着眼于“党”

  构建红色管理

  学校的发展重在管理。“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学校党总支把抓好党建作为办学治校基本功,多措并举把党的优良作风贯彻到学校管理之中,夯实基层管理。

  强化组织建设,构筑战斗堡垒。学校将支部建在年级上,实行支部书记管理负责制,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接地气,找准党建与业务工作切入点,使党建紧贴教育教学工作。把党员的示范作用落实到每名党员的教育教学岗位上,把党的工作做到教师身边。年级各支部广泛开展“党员示范课”“教书育人示范岗”“优秀班主任示范岗”“教学技能大比拼示范岗”等活动,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与学生结对开展扶助活动,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党建带团建。注重强化党组织示范引领和整体协调功能,建立了党团共建机制,制定出台了党团共建方案。校党总支集中学习时,团委书记也列席会议,理论知识同步学,创新思想同步悟,计划方案同步定,确保团委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总支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在党组织开展的系列活动中让优秀团员一起参加,吸收优秀共青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教师带领学生团员义务到敬老院、社区宣传和服务。每年定期开展“知党情,学党史,永远跟党走”“创先争优我先行”等团支部活动,有效提升了团员综合素养。近年来,学校有500多名学生先后被评为县级以上“三好学生”。

  立足于“行”

  开展红色活动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精心设计各类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学校常态化开展红色活动,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成为学生追求进步、提升品德的不竭精神动力。

  抓好“第一课”。9月为新高一“红色校园文化学习月”,每名新生都认真学习红色校园文化并参加讲解比赛,优秀者将被任命为红色校园文化讲解员,负责为入校的家人和访客介绍学校红色文化。通过讲解比赛,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还让那些尘封的红色故事真正走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帮他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抓好关键节点。学校先后开展了“喜迎党的十八大,万人书党恩”大型书法展示活动、“喜迎党的十九大,红歌唱党恩”舞美灯光大型文艺汇演,举行“百年辉煌”班级秀和班级文化墙庆祝建党百年等活动。此外,重要的节日、纪念日也是开展红色活动的好时机。例如,每年都会举办“感恩·红歌”大型文艺汇演;每年3月带领学生开展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七一”组织开展参观党史陈列馆、清洁党旗雕塑和感恩碑记等活动,进行感恩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国庆节带领学生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抓好社团活动。先后成立了合唱团、键盘社、舞蹈社、红枫文学社、手绘动漫社等几十个学生社团,每个社团的活动都融入了浓浓的红色元素。例如,学校着力打造的精品社团红枫文学社就定期带领学生读红色书籍、听红色文化讲座、写红色故事……用红色文化滋养了学生的生命,涵育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聚焦于“知”

  打造红色课堂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学校开设“红课”、开办“学生党校”,不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筑牢师生理想信念根基。

  开设红色校本课程。为了把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学生的思想教育,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校本教材《承志传薪》,主要内容包括中共党史、地方党史、抗震精神、灾后重建等内容。高一年级所有学生必修,共18个课时。此外,学校研发的第二本红色校本教材《逐梦》,也正紧锣密鼓地做最后修订,马上就要和学生见面了。各年级还结合红色教材开展了“红色人物我介绍”“红色故事我宣讲”“红色精神我畅谈”“红色文化我实践”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开办“学生党校”。为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学校党总支统一部署,在高一对全体学生进行爱党情感培养,高二进行“铭记党恩,永跟党走”的人生理想和信仰追求教育,高三重点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如今,“学生党校”已培养出35名入党积极分子,截至2013年,发展了8名预备党员。

  立足新时代,讲好思政课。首先是学校领导带头上思想政治课,并不定期邀请红色“五老”及相关专家入校讲学,引领青年学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其次是与兄弟学校举行思政课连线,在交流互动中,共铸思政好课堂。最后,学校还注重挖掘各学科教材的红色育人因素,组织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教师同课异构,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对学生进行红色熏陶。

  此外,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学校还进行了“建构生本课堂,自主化培养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探索,构建起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中,主要分四步落实:个人先学—交流展示—导引点拨—巩固拓展。课前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课中注重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探讨,教师只在必要时恰当点拨;课尾注重学习效能反馈和评价,巩固学习成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共振,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

  致力于“弘”

  传承红色根脉

  “饮其流者思其源,学其成者怀其恩”。学校牢记和感恩“5·12”大地震以来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坚持传承大爱,回馈社会。

  帮扶结对学校。与阿坝县藏文中学、四川芦山中学、喜德县瓦尔学校等7所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先后多次派党员、骨干教师前往开展教师成长专题讲座、学生励志报告会等活动百余场,支援试题库、教学实录等教学资料40余册,物资20多万元。

  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2015年青海玉树地震后,经过北京市相关部门协调,同属于北京援建的什邡和玉树搭起友谊桥梁。什邡市七一中学专门开办了两个“玉树什邡高中班”。校长赖绪云说:“当时虽然我们条件也很紧张,但我们必须要承担这个任务,并坚持做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把‘5·12’之后感受到的大爱传递下去。”如今,两届“玉树班”学生已毕业,成绩优异。学校还因此被青海省玉树州教育部门评为“高中质量提升优秀学校”。

  感恩奋进闯新路,重任千钧再奋蹄。未来,学校将继续紧扣红色校园文化特色,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深入构建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的红色育人机制,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为推动什邡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赖绪云 陆恒 刘期德)

 
 
 

分类导航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 中华高校网 www.zggxxw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