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者,古正也。中华民族自古便有对雅文化的执着追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雅”之一字便是绕不开的话题。尚雅求学,意在追寻古今学人的修养与美德,以此自我提升、为人处世。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秉承“以雅立身”的思想,厚土培根,旨在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点燃星星之火。
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创办于1943年,由福建省立德化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沿革而来,是一所历史悠久、质量优良、底蕴丰厚、前景广阔的县直小学。
为使学生更好地沉浸在“雅”的氛围中,感受到“雅”的魅力,学校在长久的传承实践中不断完善办学定位和思想体系,最终确立了“学雅艺,养良习,立正品”的育人核心理念和“文雅立品、儒雅立范、高雅立校”的学校精神,旨在传承经典,打造“三雅”特色品牌。
“三雅”校园育“尚雅”学子
画荻教子,孟母三迁。中华民族的先辈早就知晓环境于人的重要性。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着力打造独特的、长期积淀的“三雅”校园文化,并且用这种文化积极影响从这里走出去的学子和在这里工作的教师们。校园是教师传道授业、学生刻苦学习的地方,要让“三雅”文化真正地深入学生的内心,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其萦绕在每一名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
学校坚信校园环境布置不仅是办学的基础条件,也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更要有一个核心,不能是零乱、松散的。朝着培养“文雅”学生的目标,学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文化布置:围墙、走廊、架空层支撑柱等平面空间,以本校优秀学子为典型素材,分“礼仪篇、规则篇、行为篇”等板块进行宣传展示,长期开展“书香儿童、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和“道德大富翁、道德银行、立品争章”等评选活动,学生的良习正品在熏陶中发芽生长。
“三雅”课程书特色名片
除开校园环境,学校还将课程建设立为重中之重。课程建设是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进一步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秉持这样的理念,把“三雅”文化融入课程体系之中,构建出具有特色的课程文化体系。学校先后开发“陶瓷”“篮球”“拉丁操”校本教材,把陶瓷、篮球教育引进课堂,定期开展“陶艺进校园、篮球嘉年华”活动,大力推进学校精品化、特色化项目建设,从小培养学生知瓷、爱瓷、爱家乡的情感,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201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
同时,学校也在推进协同育人改革上下足了功夫,成立家委会,建立校企社联盟,依托“凤鸣讲坛”、“亲子课堂”、“见字如面”家校共育卡和“家长开放日暨校长接待日”等,结合“互联网+教育”新模式,线上线下齐步走,广泛开展“智慧家长进课堂、名家企业进学校、亲子活动进校园”等活动,形成育人合力。
减负提质增效向未来
“双减”政策落地后,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按照“教学提质量、作业限时长、课后优服务、减负求实效”的总体思路,建构了“基础型+拓展型+综合实践型”三个层级的校本作业设计框架,教师针对教材的重难点,系统化选编、改编、创编分层练习和弹性作业,推行作业审核、公示、监督、展评机制,达到优减作业、提高质量的目的。为了提高午托、晚托、课后延时的服务质量,根据学情设立了“独立自主完成、合作讨论完成、教师辅导完成”三个学习角,由辅导教师精准施策,分层指导。同时学校还开设了文学、体育、科技、艺术、编程、陶艺、劳动实践等30多门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学生在“双减”背景下优减作业,走向多元化、个性化发展。
学校紧紧围绕“践行‘双减’政策,问道增效课堂”这一主题,组建“名师工作坊”和“学科教学研究共同体”,举办“凤鸣讲坛”,深化“师徒结对”,开展优化作业设计、命题与析题等专题培训、名师讲学、课题研究、校本研训、磨课赛课及“教师素养提升活动月”等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到既减负又提质增效。2017年11月,学校申报了“践行‘三雅’文化融通教育资源探究全科育人新模式”教改项目,被评为福建省首批“义务教育教改示范性建设学校”;2021年7月18日,学校《师生互动家校互联“高科技”走进课堂》在《中国舆论场》电视栏目播出。
在各项工作的推动下,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先进单位、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福建省教育科研基地校等荣誉30多项,成为地方教育的一张名片。
尚雅求学,立品树德。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将“三雅”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与减负提质相结合,不忘初心,探索一条与时俱进、通往未来的育人新途径,努力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
(刘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