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工匠精神 培养工匠型焊接人才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劲四能”工匠型焊接人才培 陈保国 史维琴 王光文
■新时代新职教新征程(江苏篇)
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的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崔恒祥、王海浪、樊鹏飞,一名名优秀的毕业学子,凭借一把焊枪,获得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大奖及“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能焊接专业群自2012年以来,联合中车集团,紧密围绕“道技合一、追求卓越”的匠心品质,率先引入全国劳模,共建国际化教师团队,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率先培养“四劲四能”工匠型焊接人才,主动适应高端装备制造转型升级需求,持续不断地输出重要装备焊接技术、自动化焊接技术应用等紧缺岗位人才,助力我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传承创新
重构工匠型焊接人才培养规格
“四劲四能”擎起“中国制造”。学校焊接专业紧密对接中国制造业对机器人焊接技术人才的需求,会同中车、中国焊接协会等单位,调研焊接操作、工艺编制、产品检验岗位新技术发展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从以手工焊为主的会焊接操作、会编制焊接工艺、会检验焊接工件质量升级到能进行机器人焊接操作、能焊接编程、能编制焊接工艺以及能检验焊接产品质量,培养具备“稳劲、犟劲、钻劲、韧劲”品格的工匠型人才。“四劲四能”的人才规格不仅阐释了焊接人才对细节与精准度把握的耐心和执着精神,传承和创新了现代工匠精神,更是“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重要支撑,丰富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一高三基”,诠释“焊接智造”。焊接专业团队按照课程理念重塑、课程目标重构、课程内容重选等要求,贯通国内外焊接技术标准新要求,以学徒—焊工—机器人弧焊工—国际焊工职业成长为主线,新增机器人激光焊、机器人焊接工艺编制、离线编程等智能焊接高端技术课程模块,整合平、立、横、仰等手工焊接基本操作技能及对应的焊接工艺基础技术模块,形成了以智能焊接高端技术为引领,以手工焊接、焊接工艺、机器人焊接技术为基础技能技术的“一高三基”专业课程体系。对接中车等紧密合作企业,牵头开发以高铁转向架支撑座、铝合金车体等企业产品为主线的国家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升级改进项目,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典型结构件焊接工艺编制及焊接”和国家资源库“机器人弧焊技术”核心课程资源10门、“特种设备焊接工艺评定及规程编制”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3门,线上学习人数达54121人次。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项目等全面对接企业岗位需求,大力培养一大批能利用机器人焊接的智能焊工。
道技合一
培育工匠型焊接人才
劳模引领,传承“工匠风范”。2012年起,学校先后聘请全国劳模吴淑玄、国家技能大师张忠任职产业导师,聘请德国专家Lehnert先生、中车集团陈笃等企业工程师任职产业教授,聘请吉林大学科研团队任职科研导师,通过专兼结对、互兼互聘,建设校企深度融合师资团队。专业团队先后开展劳模工作室、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等师徒结对活动,实施教师企业实践、高端访学、境外研修等阶梯培养计划,全面建成一支能教学、能研究、能实践、能创新的校内外融合、国内外协同发展的跨境混编师资共同体。2021年,智能焊接技术团队获批全国第二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2020年,专业教师党支部获得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称号。团队成员中,3名教师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获得江苏省教学能力竞赛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一次。史维琴教授从2017年起连续5年担任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主持开发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改革试点赛项机器人焊接项目,2020年获得试点赛项“优秀工作者”称号,在不断接力中传承工匠精神。
言传身教,涵养工匠精神。专业团队以入门项目—主导项目—拓展项目为主线,深化“三师”带徒教学模式改革。校内课堂结合专业资源库、教学项目库,实施“劳模、大师+教师”三师共同授课,学生线上资源翻转学、线下焊工考核项目反复练;实训基地结合虚拟仿真,实施“师傅、工匠+教师”三师共同传授焊接技术技能,学生虚拟仿真体验练、企业项目产品真实做;赛创平台结合科研项目,实施“导师、劳模+教师”三师共同指导、共同研发,学生技能竞赛集中训、研创项目探究悟;工匠平台结合专业实践,实施“劳模、大师+工匠”文化传承,拜劳模大师,听大国工匠高凤林畅谈航天梦。课堂劳模示范、基地言传身教、平台润物无声,学、悟、练合一,训、做、悟一体,打造知行一体、践悟合一的焊接工匠培育生态,以工匠精神激励学生争做高技能人才,培养学生做一个品德高尚而追求卓越的人。在校学生参加焊接技能竞赛,获得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国际赛项一等奖4项、团体金奖3项;获得全国机器人焊接大赛一等奖4项、团体一等奖2项。团队指导学生作品“‘蜘蛛一号’小型焊接机器人”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毕业生王海浪、樊鹏飞等3名学生获得中国技能大赛(第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全国工程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冠军两次、季军一次。
产研一体
助“中国智造”走向“中国创造”
实地实境,构造产学研创赛一体基地。团队与中车、汉神等企业,以“合作共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为原则,以人才链、产业链、师资链为纽带,建立“赛训—实践—研创”三平台共育和“基地理事会—平台团队—工作室导师负责制”运行的产教协同育人运行机制,牵头组建了全国焊接职教集团,连续5年承办“5·18”常州智能制造焊接大会、省焊接学会理事会议、全国机器人焊接先进论坛等;组织“中焊杯”全国机器人焊接大赛、江苏省“技能状元”选拔赛、常州市级焊接比赛等18次;基地被授权为全国机器人焊接培训基地,连续9年为河海大学、常州大学等学生提供焊接技能实践教学,为中车、汉神等20多家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及考证近20万人时,服务汉神等中小企业激光自动焊接工艺研究等项目52项。校企、校校、院所深度融合,形成产、学、研、创、赛一体的先进焊接服务基地。
政府部门领导及行业企业多次到先进焊接技术服务基地考察指导。浙江机电、重庆工业、陕西工业等职业院校来校进行交流学习。国内多家权威媒体多次专题报道焊接专业高端人才培养成效,专业示范效应不断增强,教学质量、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陈保国 史维琴 王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