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闽江学院向4000多名毕业生颁发福建省首张本科生“第二课堂成绩单”。这不禁引起人们好奇:何为“第二课堂成绩单”?
闽江学院具有第二课堂全方位育人的光荣传统。从20世纪90年代起,闽江职业大学(闽江学院前身)就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深入社会、深入工农。从2003年起,闽江学院以全面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契机,将第二课堂融入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第二课堂成绩单”试点工作;2017年,颁布《闽江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办法》,打造一张“学生有用、学校满意、社会认可”的“第二课堂成绩单”;2018年,被列为“福建省第三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项目”;2020年,荣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21年,入选“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典型案例库”。
30多年来,闽江学院坚持“三全五育”的根本理念和“以学生为中心、以成长为主线”的教育理念,引领专业建设、培养模式等不断深入改革,通过“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化、学生培养个性化、制度实施科学化”等一系列实践探索,注重对第二课堂活动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和质量反馈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化设计,有效实施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体系、记录评价体系、数据信息体系、动态跟踪体系、价值运用体系”和“第二课堂成绩单”等一揽子创新性制度安排,率先构建了“覆盖全体学生、贯通培养全过程、富有中国特色、体现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应用型高校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创新模式,真正让每一名学生都能接受更适合自己的技术技能教育,真正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构建完善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四梁八柱”
闽江学院强化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功能,逐步实施“创新工作思路、优化课程设计、建立评价体系、完善运行机制、搭建数据平台、推动学生参与、形成第二课堂成绩单”的“七部曲”,建立了“学校—学院—班级”三级管理的第二课堂运行机制。2021年,学校制定实施《闽江学院深化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改革实施办法》,着力推动“三个一体化”,持续打造高校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升级版:顶层设计一体化,构建了“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第二课堂教育教学体系;工作推进一体化,在内容设计、平台建设、具体实施等方面积极创新;信息连接一体化,形成了“一平台、多应用”的学生成长服务体系。
构建以融入培养方案为核心的多主体参与机制
面向学生成长成才需求,6次修订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率先在全国应用型高校建立健全第二课堂教育教学体系。一是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模块,一体构建涵盖“德育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育实践”“美育实践”“专业教育实践”“劳动教育”六大类的第二课堂课程化体系,学分增至7个,学生全部参与。二是设立“闽江学院第二课堂发展中心”专门机构,落实运营管理、认证审核等5个业务工作组职责,促进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提质增效。三是对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考核,首次实现了高校第一、第二课堂工作量按比例折算互抵,按照100元/生的标准拨付第二课堂建设专项经费,保障第二课堂教育教学有序运行。
搭建常态化的第二课堂内部质量保障体系
聚焦第二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把校内外各部门、各环节与其教学质量有关的质量活动严密组织起来,搭建了一个动态、可分解、可操作、可控制的第二课堂质量闭环管理流程。一是提升培养目标设计质量。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规格要求及相应的质量标准。二是提升培养模式设计质量。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细化为可操作的技术路线、方法,有序推进第一、第二课堂融合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提升培养过程监控质量。实施定期考核,着重加强多元主体第二课堂活动实施质量监控,实时跟踪学生的成长轨迹、职业选择和发展信息。四是提升培养结果检验质量。了解毕业生自我满意度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及时调整第二课堂培养模式和培养过程,为学校深化第二课堂战略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截至2022年3月,闽江学院第二课堂管理系统开展了16977次活动(项目),累计报名人次超100万,学生参与评价人次超90万,学生满意度评价在4.8分以上(满分5分),证书认证人次超12万。
(邹文通 薛琳)